戎蓉(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兼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
饮水:为乡村注入“源头活水”
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是我国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和重要任务目标。“一些乡村地区仍有部分群众饮用当地堰塘(坪塘)水,水源不同程度存在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说起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兼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戎蓉回忆起调研时看到的场景。调研中,她发现存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本底不清、农业面源污染影响机制不明等问题,现有管理办法亟需落地落实落细,监管能力有待提升。
“首先要摸清环境本底。”戎蓉建议水利部门牵头联合环境保护部门等,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底图”为契机,摸清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数量、质量及其空间分布;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源与污染路径监测研究,探明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治理系统稳定运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农村饮用水的影响。
她还建议各地区结合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本底数据,在《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台相应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将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纳入各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水源地保护区要设置明确的保护界限和标示牌。同时,加强执法监测人员的培训与指导,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例行监测,实施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控制,落实水源保护、工程建设、水质监测检测“三同时”制度,实现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分析和综合评价常态化。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