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2年04月0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书香政协  委员读书 王济光委员读《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乡村振兴筑牢大国之基 蒋书文委员读《苏东坡传》:一蓑风雨任平生 爱的“蝴蝶效应” 点亮一支科学的蜡烛 重庆市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双月荐书”书目(一)

版面翻页
书香政协 委员读书
04

蒋书文委员读《苏东坡传》:一蓑风雨任平生

□ 本报记者 程颖

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江津区政协委员、区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副主任蒋书文豁然开朗、心中畅快。“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书里那充盈的诗意,那不曾断绝的文人气质,那俯仰天地、笑看沧桑、悠然自乐的真实情怀,让人心潮澎湃、难以忘怀。”

读《苏东坡传》之前,蒋书文心存疑问与好奇:一位是宋朝大文学家,曾留下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一位是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曾写出了《京华烟云》《啼笑皆非》等传世佳作,这样两个隔着时空在文学上都颇有造诣的人,如果碰撞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中国的文学长河里,殿堂级的文学大家不胜枚举,林语堂为什么会专挑苏东坡来写?

带着求知探索、带着敬畏思考,蒋书文在《苏东坡传》中尽情徜徉。蒋书文介绍,《苏东坡传》这部作品从人物的出生写到离世,从家庭生活写到社会活动,展现了苏东坡一生的生活历程。全书共分四卷,第一、二卷主要描述苏东坡初登政坛、文坛的经历,第三、四卷描写了苏东坡遭贬谪后的生活。

“全书用了最理想化的笔触充分展现了苏东坡的个性、才华和魅力。” 蒋书文说,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豪放自如的文学家,是独树一帜的大画家,是自成一派的书法家;他反对假道学,崇尚真性情,他“始终卷在政治漩涡中,却始终超脱于政治之上”,他在顺境中不做政客,在逆境中又能安贫乐道,他热爱生命,自得其乐,活得快慰。“正因为这样的特殊魅力,才使得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断有人真心崇拜他,我亦如此。”

蒋书文说,崇拜苏东坡,是因为他无可比拟的才华、乐观豁达的性格。苏东坡的诗,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豪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开辟古今,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跃动于笔端。“透过苏东坡,我触碰到了中国文人飘逸的衣袂,聆听到了中国文化激昂的脉动。”

“乌台诗案”后,苏东坡几度流浪他乡,生活窘迫,但好在他是一个心态豁达的乐天派,没有郁郁寡欢,而是随遇而安,苦难的生活更是激发了他的创作才能。在密州,他写出了史上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动人词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的优美意境至今长盛不衰。而当他晚年身处岭南蛮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表明了苏东坡明朗豁达的心境。

“我崇拜苏东坡,还因为他的浩然之气。”蒋书文说,王安石变法出现种种弊端,苏东坡带头反对,他用他最擅长的武器——笔,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将他的政治哲学、个人气质、大无畏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随后苏东坡反对变法失败被贬至杭州,他远离了城市喧嚣,回归于清纯空灵;他习惯了宁静淡泊,展现出俊逸洒脱。“‘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就能在任何境遇中,处之泰然,坦荡自若!”蒋书文激动地说道。

“林语堂说自己创作《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但我认为他们注定要相遇。”蒋书文认为,林语堂和苏东坡是颇为相似的,他们都有自由达观、不拘于世的人生态度,都有诙谐幽默、喜爱调侃的鲜明个性,都有汲取众长、多元融合的文化信仰,正因为这样的志趣相投,才能让林语堂更懂苏东坡,甚至穿越时空,将自己化身为苏东坡本人去感受他的一生,去撰写他的经历。“一蓑风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就是大师。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