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话立秋
□ 作者 缪士毅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人们将立秋划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我国地域辽阔,虽然立秋,但许多地方天气仍处酷暑之中,民间就有“秋老虎”之说。这在谚语中可见一斑,如“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但天气总的趋势是逐渐变凉,尤其是早晚温差逐渐明显,有谚云:“立了秋,扇莫丢,中午头上还用着”“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难怪,时到立秋,不少地方的人们还往往手不离扇。同时,立秋之后仍有一段时间日照很长,因此仍要注意防暑降温。不过,立秋白天温度高,对一些果树倒有好处,如谚云:“立秋温度高,果梨灌浆饱”“立秋温度高,果子着色好”。
立秋恰值不少农作物生长旺盛期,中稻开花结实,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甘薯肉质块根膨大,等等。此时,它们对雨水要求都很迫切,雨水多少直接影响作物收成,正如谚语所云:“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立秋时节,还是不少农作物管理的重要时期。如此时的棉花需要保伏桃、抓秋桃,提醒人们除对棉田进行水肥统筹之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也要及时跟上,正如谚语所云:“立秋棉管好,整枝不能少”,以促进棉花正常成熟吐絮。立秋前后,大葱生长旺盛,急需加强田间管理,谚语云:“立秋管葱莫放松”。连作晚稻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也须抓紧当前有利时机,追肥耘田。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