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协建设的内容及路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为推进数字政协建设指明了方向、阐明了方法、明确了路径。九龙坡区政协围绕数字政协建什么、怎么建、怎么管、怎么用,深入调查研究、找准短板弱项、借鉴先进做法,有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
找准数字政协建设的短板弱项
一是全市有基础,但认识不够到位、统筹不够给力。市政协已建成委员综合履职管理服务平台及“报刊网微号”,但各板块缺乏系统集成,功能运用不够充分。
二是各区县有探索,但业务不够聚焦、应用不够充分。部分区县政协自建有OA办公系统、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委员履职服务APP,单项有应用,标准不统一,存在重复建设、数据二次录入、资源浪费的问题。
三是政协内部有数据,但采集不够齐全、协同不够紧密。各区县政协建立了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委员履职等数据库,但采集不详细,封闭运行,存在“数据烟囱”“信息孤岛”现象。
四是工作有推进,但机制不健全,力度显不足。各区县政协推进不平衡,在核心业务梳理、数据归集、谋划“一件事”等方面辨识度不够突显。
借鉴市外数字政协建设先进经验
浙江省宁波市、温州市等地的数字政协建设方法路径值得学习借鉴。
一是强化体系构建、分步实施、迭代升级。宁波市建设“政协委员履职通”,搭建“1+3+N”的应用体系框架,温州市形成“172”体系架构,提供“一屏总览”决策支持管理展示平台。
二是强化数据归集、汇总清洗、支撑应用,实现数据贯通,多维度共享。宁波市通过跨系统归集各类数据,建立市政协数据仓。温州市对接省政协,梳理市政协核心业务,打造数字政协全景图。
三是强化整体智治、多跨协同、综合集成,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与党政部门多跨协同、多跨场景应用。宁波市集成打造“政协商”“政共识”“政担当”三大功能板块,分设7个子场景和省政协8个统建应用。温州市政协打造“掌上履职”“掌上议政”“掌上办公”三大业务应用平台,推出“提案e办”“学思系列”“云上界别”等具有温州政协辨识度的多跨场景应用。
明晰数字政协建设的实践路径
加强顶层设计。一是制定全市数字政协建设方案,构建数字政协建设的“四梁八柱”。二是明确目标任务打表推进,以实现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三是出台区县政协数字化建设指导意见,为区县政协提供建设依据。
聚焦业务应用。“一件事”是应用开发建设的核心抓手。紧盯线上协商、“渝事好商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委员履职平台、会议通等政协核心业务,策划推出“一件事”应用,编制“一图两清单”,迭代开发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多跨特色应用场景。区县政协要积极承接市政协统建场景,有序推出区县级政协特色场景应用。
推进数据归集。一是清洗归集市、区两级部门相关数据,为场景应用提供公共接口、标准数据支撑。二是搭建市、区县两级政协数据库。三是推进数据贯通、上下联动、多维度共享。
注重多跨协同。一是对接融入数字重庆建设,深度融入数字重庆建设“1361”整体构架,对接好全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衔接“渝快政”“渝快办”“两端”业务应用。二是贯通跨部门参与、协同、运维渠道,实现“技术方案统一标准、场景应用统筹建设、技术支撑协同推进”。三是解决数据贯通权限、安全等问题。
强力保障实施。一是明确奋进目标。紧盯“一年形成重点能力、三年形成基本能力、五年形成体系能力”目标,把“三个核心绩效”作为主攻方向,认真制定具体举措,打表落实项目化清单,加快形成具有重庆政协辨识度的实用实战成果。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数字政协建设统筹协调、晾晒通报、督查督办、政企合作、“一地创新、全市共享”等机制,形成一盘棋推进数字政协建设的工作格局。三是持续迭代升级。及时总结经验,紧扣新情况新问题,开展需求分析、功能测试,以数字化赋能政协工作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