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黄庄
当我沐浴着暖洋洋的春风踏上黄庄的土地,一幅别开生面的现代农业机耕场景在我眼前绽放出崭新的光彩——
但见金黄油菜花簇拥的一片缓坡丘陵地带上,一台台农耕机械正开足马力“突突突”的哼唱着来往穿梭。短短功夫,一大片土地就展开如海浪般起伏的波纹,一条条、一排排渐次铺展延伸,闪着阳光照耀的光泽。土地翻耕完成后,一位手拿遥控器的农人站在田头几番摆弄,一架小型无人机便像一只银色的春燕欢鸣着腾空而起,围着刚开垦好的田地开始了有序苗种机播,一会儿就完成了秧苗播种。然后,随着一位耕作者手中的小旗一挥,安放在翠绿田园四周的灌溉喷淋装置转瞬迎风摇摆开来,顷刻间,细密的清水就均匀洒向松软的泥土,滋润着渴盼雨露的种子、苗木……一旁的黄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恒均微笑着对我们说,这就是他们近年来引进实施的新兴农耕项目“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见我们好奇,刘书记指着前面翠绿庄稼掩映的一座灰白色厂房说:“去那里看看你们就晓得其中的奥秘了。”
跟随刘书记穿过一条弯弯的田埂路,再走过一条宽阔的机耕大道,厂房门前广场矗立的一块醒目标志牌吸引了我,那上面写着:“江津区永兴镇2023年丘陵山区智慧农机应用场景建设项目”。进入厂房内,只见一台台各不相同的现代农业机具摆放整齐有序,机具的轮胎上还凝着新鲜的泥土印记。而在厂房另一侧的办公区域,一排排宽大的工作台上,几位年轻人正在电脑上忙碌着。刘书记说,他们正在利用智慧农业信息化平台对农业机耕、播种、灌溉、施肥、喷药、植保等环节实行大数据分析管理。另外,农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管理等也可以利用数据化平台实现。“这就是运用智慧化管理让老百姓端牢自己的饭碗呀。”我不由得感叹道。
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这个地处巴渝内地的小乡村,改变了“肩挑、手提、背驮”的传统农耕劳作方式,以一种崭新的智慧农业模式开启了新纪元,如今已成为全国粮油示范基地。这个小小的乡村,依托智慧农业探索出高粱、油菜、休闲农旅三条核心产业发展路径,目前已成功举办九届“金色黄庄”菜花旅游文化节,吸引游客100万余人次;组建了黄庄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和6个农业专业合作社,2023年黄庄村实现集体经营收入670万元;2018年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入选2023年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名单等,真正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还有什么比这样鲜明的成绩更有说服力呢?智慧农业让一个曾经毫不起眼的乡村变成了今天引人瞩目的“智慧”黄庄,其和美的气象就在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和红红的高粱地里,在绿油油庄稼蓬勃的盎然春意里,更在广袤新农村富足新农人们那舒坦惬意的笑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