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4年09月1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稻香里的追梦人 生长的罗田古镇 图片 眺望中守护 巫溪洋芋往事 仡乡老鹰茶

版面翻页
视野
04
生长的罗田古镇
□ 作者 李晓

古镇清晨的第一声鸡鸣,升腾到蛋清一般漾动的天空。从雕花老床起床,76岁的王大叔打开沉沉木门,随着“吱嘎、吱嘎”声,屋外天光流进来,幽暗的屋子顿时变得敞亮起来。

王大叔这栋祖宅的房龄已有200多年了,位于万州罗田古镇。建于明朝后期的罗田古镇呈“之”字形,古街长392米,而今保存完好的路面青石板还有1600多块。相传白云深处的古镇上方,有一岿然耸立的土包,其形圆如罗盘,周边良田环绕,名曰罗针田,简称罗田。罗针田的时针,滴滴答答转动了460多年。

王大叔在古镇养了几只肥胖的大鹅,摇摇摆摆的大鹅走过古镇街道,需要19分钟。我与王大叔熟悉以后,常去古镇闲逛游玩。在古镇,感觉时间是经过草木浸润后慢下来的,它治愈着我在城里莫名其妙的紧张与焦虑。幽雅古镇吹着清凉的风,古镇后边群山逶迤,源源不断送来草木的芬芳。

每次去王大叔家,大鹅都要走在大叔前面迎接我,一路“嘎、嘎、嘎”欢叫着,似在用“鹅语”欢迎。有次去古镇,大叔把几只鹅吆喝到古镇边的溪流里,一只鹅在清澈水流中扑棱着翅膀,突然把头埋入水中,又倏地引颈抬头,我见那只鹅摇晃着脑袋,兴致盎然。溪流上,有一座横跨两岸的单拱石桥,全长24.7米,建于1837年,桥顶南北两面外侧雕有栩栩如生的石龙,口中含珠,桥上碑廊廊檐刻有“德厚流光”四个大字。这桥取名普济桥,有普度、普惠之意。

坐在桥上,听着桥下潺潺溪流声,静默之中感到古镇流走的悠悠时光。王大叔对我说起他祖父的故事。他祖父是古镇上的盐商,当年就是沿着古镇群山中的茶马古道运送盐巴、茶叶、桐油。在古镇的群山掩映中,至今还残留着这些茶马古道,后来我一个人带上茶水干粮,沿着那些大山里血管一样分布的古道徒步。深山里,一波一波涌上来的草木滴翠空气,从每个毛孔呼啸而入,我从清晨一直走到夕阳西下,在晚霞中躺在古道上,当年运送盐茶的“哒、哒、哒”马蹄声仿佛传到我耳中,让我的胸腔里涨满了时间的潮水。

在古镇如水蛇摆动的尾端,有一个140多年的字库塔,该塔为仿木重檐阁式石塔,建造于清末,塔高7.5米,塔顶呈宝瓶形,塔身上刻有对联:“昔今人散字,敬古圣文明”和“蝌蚪云霞焕,鸿篇日月光”,其字苍劲有力,气势磅礴。遥想当年,衣衫飘动的古镇人,满怀对字纸的虔诚庄重之心,抱托着需要焚烧的字文纸张,缓缓投入字库塔的炉子里,呼呼火光中,字纸慢慢焦黄,化为灰烬,一个个有灵性、有灵魂的汉字,在火焰中涅槃重生,化为古镇人仰望的星星之光。

古镇,在时间的滴答声里,生长着。

这样的生长,来自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生命力。保存完好的30多个文物单位,都成了古镇在漫漫时间里顽强生存的宝贝。古民居、字库塔、古墓群、金黄甲大院、“贡米”梯田,它们在古镇大地上更新与生长着。

古镇古城的薪火传承,开发与利用,历来是一道难题。一个到古镇任职的文友,陪我漫步于古镇街巷,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一砖一瓦一梁一柱,我是把它当成老祖宗一样伺候着,又当成新生孩子一样养育着。”

在古镇,我看到了它静悄悄地生长。古镇的灯光亮了,亮光里有着穿越岁月的动人光晕,那些久远的古镇民居,经过匠心修复,焕发出了更加迷人的光芒。

古镇附近的金黄甲大院,建筑奇特,砖木搭建,抬梁式与穿斗式梁架混合结构,青瓦硬山屋面。在大院饭堂正面墙上,画图中一尾活蹦乱跳的鲤鱼呼之欲出。经过整治修缮后的大院,在风尘仆仆中携着一颗老灵魂归来。今年夏天,在金黄甲大院上演了一出盛世迎亲图景:唢呐吹起来,花轿颠起来,喜气洋洋的新郎头戴状元冠,身着大红袍,骑着高头大马,由锣鼓手、唢呐手、轿夫等组成的迎亲队伍,紧跟在后,浩浩荡荡开始了迎亲表演。这种古风漫漫的民俗之美,吸引了各路游客,唤醒了寂静群山,娉娉婷婷舞动了古镇慵懒的腰身。那天,我住在金黄甲大院附近一家民宿,夜里,我在屋顶仰望星空,星光从苍穹而下,缀满了我的脸,流淌在我的心田。

古镇的那些草木家当、老房老院,那些蜿蜒古道、文物典籍,于时间深处的马蹄声里,在万物生长中被照亮,散发着光阴酝酿的沉香,也浮动着生机盎然的景象。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