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绿水青山 绘就『美丽涪陵』
——涪陵区生态环境局交出高质量答卷
走进涪陵,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和林立的高楼大厦相互映衬,一幅现代化山水城市风光画卷映入眼帘。
涪陵,这座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的城市,“含绿量”越来越足,老百姓的“幸福值”越来越高。
这,得益于涪陵区生态环境局深入学好用好“两山论”,坚持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用心用情绘就了一幅“美丽涪陵”新画卷。
污染防治有力有效 天蓝水清幸福“标配”
“近几年,涪陵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不久前,家住涪陵区龙桥街道的王先生说,“每天清晨,能够在空气清新的南滨路锻炼身体,是一件充满惬意又幸福的事。”
空气愈加清新,生态持续向好,不仅是涪陵市民的普遍感受,更有一组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2024年空气优良天数321天、同比增加16天,PM2.5浓度3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5%。
抬头见蓝,在涪陵已成常态。常态的背后,是涪陵区生态环境局在大气环境治理上的持续发力。
2024年,涪陵区生态环境局健全完善定期调度、督导帮扶、预警响应、应对复盘、督查考核、运行保障等六大机制,绘制重点污染源分布“一张图”,形成重点区域问题及对策“一页纸”,完成大朗冶金、东攀碳材废气深度治理。完成宝龙广场32家餐饮企业油烟集中治理,五中食堂超低排放治理入选全市典型示范项目。新创市大气污染防治绩效B级以上企业13家。
蓝天下,碧水绕城的画面,令人十分惬意。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正是涪陵区生态环境局用心用情用力守好一江碧水的“密码”。
打开2024年的碧水保护“成绩单”,一个个亮眼的数据生动诠释了涪陵区生态环境局精准治水的决心和成效:加快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工程,整治长乌江入河排污口376个。争创市级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治理农村黑臭水体15条8.6万平方米,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5%。启动全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建成投用大耍坝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配套设施工程(一期一标段)和白涛潘家坝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万立方米。长江、乌江涪陵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国考、市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乌江涪陵段入选全市美丽河湖。
靶向发力破解难题 守牢生态环境底线
生态环境问题,关乎群众的高品质生活。2024年,涪陵区生态环境局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底线,努力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2024年,涪陵区生态环境局共受理群众信访投诉719件,按时办结率100%。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的整改事项已办结76项,其他整改事项均纳入“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闭环管理、打表推进。
在推进问题整改的同时,涪陵区生态环境局积极化解环境风险隐患,严查环境违法行为。
深入推进白涛工业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一图”市级试点,园区事故废水有效拦截能力提升至29.92万立方米;开展风险隐患排查1.64万家次,整治隐患879个;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5件、罚款865万元,开展生态损害赔偿案件10个……进一步筑牢了生态环境安全防线。
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同样成效满满。
去年,该局扎实推进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市级气候投融资试点,促成气候投融资项目6个,形成碳减排能力3000万吨/年,建峰化工获批全市首单碳市场预分配碳排放额度跨履约周期质押融资,华峰氧化亚氮温室气体减排、中石化涪陵分公司利用专项绿色资金推动碳污协同减排获评全市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加强数字生态治理,也是涪陵区生态环境局的一大工作亮点。
去年,该局全力建设生态景观板块,梳理出11条跑道、41条子跑道、787项体征指标,打造“榨菜企业废水监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管”“页岩气取用水专项监管”等3条特色子跑道,涵盖特色体征指标33个。贯通“巴渝治气”“巴渝治水”“巴渝治废”等3个市级“一本账”应用,承接多跨协同应用事件12个,争取到白涛工业园区废水问题处置事件、工业废气治理“一件事”、突发环境应急处置事件等3个市级贯通试点。
赋能“无废城市”建设 共享绿色美好生活
“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提升固体废物利用率”“打造‘无废细胞’,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去年4月17日,涪陵区政协召开深化“无废城市”建设专题协商会,与会委员围绕协商主题积极建言。
区政协的关注,为涪陵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认真吸纳政协的相关建议,把委员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金钥匙’。”涪陵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细心的委员们,欣喜地见证和感受着“无废城市”建设带来的变化。
新鲜的青菜头被穿成串悬挂在木架等待风干,风干的青菜头被送往榨菜制造厂,进行腌制加工处理去皮,之后成吨的榨菜皮又被送到专业的机构处理……在该区的青菜头选育栽培基地,前往视察的委员们从榨菜的生产过程中窥见了“无废城市”建设的成效。
据介绍,过去,腌制过的榨菜皮如何处理是一个大问题,没地方存放也没技术处理。但现在的技术可以做到“变废为宝”,榨菜皮可以用来制作榨菜酱油,大大减少了固废的产生。
榨菜皮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只是该区狠抓工业固危废科学处置的成果之一。
在农业、生活领域方面,建成年处理10万吨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年产有机肥5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1%以上;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加工秸秆饲料4万余吨、秸秆有机肥3万余吨,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设置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两网融合”回收网点137家,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1312个,配备分类运输车242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89%。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全区新增125个“无废城市细胞”,华峰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共享试点、快递包装循环利用入选市级“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三电能源科技公司获评市级精品“无废城市细胞”。 (涪陵区生态环境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