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嘴江畔黄葛树
黄葛树,因其生命力顽强、随遇而安且挺拔参天,成为“坚韧”的城市精神象征,在巴渝大地广泛栽植。漫步南川凤嘴江畔,从尹子祠文化公园到廉政文化公园,沿江步游道旁处处可见其身影。
凤嘴江发源于金佛山西坡,因与神龙峡木渡河交汇处形成形似凤凰的半岛而得名。十余年间,这条昔日的城外河已蜕变为新城景观河,从福南桥蜿蜒穿过南川城区,成为市民亲水休闲的生态长廊。清晨或傍晚,市民徜徉在凤嘴江两岸的亲水步道,或慢跑或散步,悠然自得,形成流动的风景线。从市民广场亲水平台出发,沿左岸至滨江公园,穿越永隆大桥后折返右岸廉政文化公园,全程万余步。行走间既可强身健体,又能饱览江岸风光,感受“一江碧水绕城流”的诗意画卷。
岸边有各种花草树木,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黄葛树。特别是尹子祠文化公园和廉政文化公园里的黄葛树,树木参天,有些高达一二十米,使得整个步道变得深邃而幽静。晴天里,阳光从树枝叶间漏下来,被筛成细碎的光斑,照在路面上,斑驳陆离。我们在这些光斑中走着、跑着,在尹子祠遥思尹珍先师,在文化墙感悟传统文化,思考着生命和理想。仰视这些高大的黄葛树,感觉这座千年的城市也像黄葛树一样充满了神奇和曲折,从一个边陲小县坚韧地成长为一座现代化都市。
于是我对那些黄葛树有了特别的关注。他们长得格外精神、与众不同。香樟、小叶榕等四季常青,似乎不见落叶。而黄葛树的落叶是分散在每个季节进行的,随时在进行新陈代谢,随时在更换新叶,所以人们可能会误以为黄葛树也是常绿乔木。据园艺行家说,它是什么季节栽种就什么时候落叶,因此,人们把黄葛树称为“记忆之树”。
春夏之交,凤嘴江边的黄葛树,有的还挂着老叶,与香樟等常绿树木不相上下、一比高低;有的却已经发出新叶,青翠欲滴,正在迎接盛夏的到来;还有的则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正在洋洋洒洒地把金黄色的枯叶抛洒到步道上,让人错误地以为到了“一叶知秋”的季节。那些落在步道上的黄葛树叶,像飞舞的蝶,踩在脚下,发出柔脆的声音,让时间的碎片在我们的脚下流逝。
黄葛树是重庆的市树,也叫大叶榕。它们的气根垂下来,倔强地扎进土里,会生出新的树干来。有的新树干独立于母树之外,成为母树的支撑,有的新树干缠绕着母树抱成一团,共生成为更大的树干。山崖上、城墙边,甚至屋顶的缝隙里,都能看见它们的踪迹。这足以说明,“坚韧”是重庆人文精神牢不可破的底色。古时巴人据江水而居,山高水绕,他们以坚韧之躯耕耘和守护这块土地。抗战时期,山城在日机的疯狂轰炸中挺立不倒,防空洞里传出朗朗书声,发出“愈炸愈强”的呐喊;小小的南川城也遭受到日机9次大轰炸,炸出了“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城市品格。这种坚韧品格,已经成为包括南川在内的重庆城市精神的特殊基因,代代相传。我常想,黄葛树之所以能成为重庆的市树,大约正是因为它的坚韧性格与这座城市最相配——给它一寸土,它就能顽强而坚定地生长出来,还你一片绿荫。
夜幕降临,凤嘴江两岸万家灯火。昔日的荒郊野外,今日的城市新区。江边的黄葛树,与城市的灯火相辉映,显示出与白昼时不一样的风味:树形轮廓分明,树影阿娜婆娑,在微风中摇曳。江边的黄葛树,正如同它们的记忆能力,在坚韧中见智慧,默默地见证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