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葛树的记忆
操场上有三棵黄葛树。
石阶花坛处的那棵,树根在地下与梯步石壁相接,不知何时便缠作一团,纵横交错成网,继续向深处延伸,探寻更多养分。另两棵在操场一侧,下方是小平台改作的花坛。操场与花坛的间隙里,它们构筑着自己的王国。在树下闲走,耳畔是鸟鸣,抬眼可见:枝桠间有小鸟蹦跳,有鸟儿迎着阳光伫立,更有引吭高歌者。鸟儿的世界,是阳光、绿意、空旷与歌声织就的诗。
黄葛树茎干粗壮,树形奇特,悬根露爪,枝桠蜿蜒交错,古态盎然;大枝横展,小枝斜出虬曲,叶片油绿光亮,茂密成荫。新换的叶片呈嫩绿色,未换叶时则是郁郁葱葱的墨绿。有人说,黄葛树是有记忆的——何时移栽,便何时落叶。说者笃定,换叶的季节定与移栽时令相同;未移栽者,则依春生秋落的规律。听者深信,因常见有的树落叶纷飞,有的却枝繁叶茂。黄葛树的记忆,是禅意,是宁静,是虚空里的玄奥,既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
黄葛树将不同色阶的绿诠释得淋漓尽致。无论何时种植或移栽,四季皆可见其换叶——叶落尽处,新芽旋即萌发。从黄葛树下走过,常有细碎物事掠过眼前,待落定方知是叶。那叶片卷曲,半透不透,白中泛黄,与寻常树叶大相径庭。
黄葛树每年集中换叶一次。将换叶时,叶片渐呈金黄,落叶迅猛,数日间便褪尽繁华,只剩秃枝。寻常落叶树秋日落叶后,需待次年春日方发新芽;黄葛树却不然,落叶甫毕,便急不可耐地抽新绿——不过三四日,光秃枝桠已缀满嫩叶。除换叶前后约一周外,黄葛树全年常绿,堪称奇景。更奇的是,它总在春末换叶。换叶前,那些半透明的小叶名为“辅叶”——黄葛树先长辅叶,再发新叶,此为他树鲜有。物资匮乏的年月里,孩童们常采这酸中带甜的“黄葛包儿”解馋,至今仍是温馨回忆。
黄葛树对环境要求低,生命力顽强,折枝即可扦插成活。史载长安人刘兼入蜀后,见其姿态奇伟,作《黄葛树》七律赞曰:“叶如羽盖岂堪论,百步清阴锁绿云……英风偏称号将军,静铺讲席麟经润……”寒冬里,其他树褪去枝叶,黄葛树却留住绿意——即便残绿,亦是顽强。春日万物萌发时,它不随波逐流,仍摇曳着历经寒霜的旧叶,枯黄与嫩绿交织,却依然生机盎然。待百花谢尽,它又以最快速度完成蜕变:一夜之间叶落尽,转瞬又以“辅叶包芽”的姿态——白色芽苞如弹头般朝天,缀满枝头。这般风景,独属黄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