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破解排污困局
南岸区政协专题协商大南山片区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工作
本报讯 (通讯员 方莉)“大南山片区早期地下管网缺乏系统性规划,存量病害缺陷较多;地形地势起伏较大,整治难度大……”7月28日,南岸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专题协商大南山片区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情况。会上,该区住房城乡建委有关负责人诚请政协支招破解污水治理难题。
近年来,南岸区高度重视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工作,编制了《大南山片区排水管网系统化治理及更新提升总体方案(2023-2025)》,分类别、按年度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补齐排水系统设施短板弱项,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精准发力,切实助力筑牢大南山生态屏障,该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专家深入调研大南山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情况,视察相关治理改造项目,与区住房城乡建委、南山街道等单位充分交流,收集了反映较为强烈、集中的问题。
“大南山片区雨污管网错接漏接问题多,污水管网私接、乱接、破坏情况时有发生,后续运行维护成本高、维护压力较大。”来自南岸区政协城环委的夏江林建议,加快主管网接入和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合理规划农村污水的集中处理、分散处理和分户处理,引导村民形成保护污水管网意识,采用自动化控制方式优化系统的操作性,加强统筹管理,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双龙村片区和石牛村片区经大坪村向茶园方向的排污管网并未与茶园片区的市政排污管网连接,大坪村村办附近的公路上经常冒出黑臭污水。”该区政协委员、重庆市南山植物园中心园区管理科科长鞠学勇呼吁,年内打通南山大坪村排污“最后一公里”。该区政协委员、南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海提出,立即启动关键节点紧急疏通工程,全面排查辖区内瘫痪的污水处理站,对具备修复条件的站点,尽快恢复运行。“此次大南山片区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是建立排水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基础的有利契机。”该区政协委员、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文化风貌科副科长程媛认为,应完善片区管网矢量化数据入库工作,结合实时监测数据,预测内涝风险,让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
特邀专家、给排水及环境工程正高级工程师毛绪昱建议,整治修复大南山片区典型地块内雨污管网混错接和病害缺陷问题,开展居住小区等建筑源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同步整治地块内管网和市政管网。
“各位委员和专家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相关部门要充分吸纳。”参加会议的南岸区政府副区长张进表示,要扛牢生态保护责任,坚持系统规划,将污水管网建设和城市更新、乡村振兴、防洪排涝同步规划实施,补齐短板,增强城市发展韧性,凝聚多方合力,确保项目落地见效。
南岸区政协主席唐昕表示,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聚焦重点、完善机制,对标百年工程标准,着力做好雨污分流,合理设置和修复污水处理设施,努力打通关键节点,齐抓共管做好日常维护和应急抢修等工作,确保大南山片区污水管网运维有序。委员们要结合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及时反映群众呼声,助力城市更有韧性更加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