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栖居诗画间
夏日到石柱县去采风,白天也是热的,阳光有些耀眼,但当车开上桥头镇的村级公路,从车中俯瞰龙河,心情美好,真是一弯碧水两岸青山,感觉从车窗外吹来的风都清凉了。
龙河边的长沙村,有一些云朵在天边,山里树木花草的气息氤氲开来,听得到鸟儿的喧闹声。村里的民居错落有序,素色墙面,有简朴之美;青瓦屋顶,像时光之诗;绿植如绣球、玫瑰正绽放,明艳的色彩点缀其间,仿佛一个童话中的小村庄。
这两年,长沙村在社交平台上很火,多年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正走向“台前”,被大家称为“艺术写生村”。土地面积13.8平方公里的小村庄,依托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自然景观及欧式滨湖小镇、民宿小院、露营基地等人文风貌,已成为具有辨识度的乡村主题艺术写生创作基地,构建起集写生、游学、摄影、旅游、餐饮、民宿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临河的小街一步一景,老房子、露台花园、转角屋顶,都被赋予了鲜活的色彩,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氛围,有不少背着画夹的学生在漫步,在采风,在寻找灵感,让古老的村庄充满了青春活力。
民宿像艺术品散落于山水之间。来到“再别康桥艺术展览馆”,我很吃惊。小村庄里居然有着由九大艺术装置、五大艺术展馆、四大住宿院子和觅野山谷组成的民宿院落:以土家族方言命名的院子房间,充满了店家对客人的祝福:“绽放”“生长”“如意”。踏入昆虫旅馆的专属院落,看到孩子们利用大自然赋予的材料做出一只只蜻蜓、蝴蝶、甲虫,是独一无二的昆虫手工艺品。参观陶器展览馆,如面对面与当代艺术大师对话,会让人一时忘了自己在离县城几十公里的山间。弥漫着浓浓咖啡香的“村咖”里,土窑面包出炉了,果木甜美热烈的香气,吸引着来自西大附中的艺术生停下画笔。
新晋的网红民宿位于桥头镇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内,隐匿在半山腰,窗外就是龙河美景,可以下到河岸去坐小火车,去渡船码头发半天呆。在院子里“打望”,绿树、清波和群峰在轻雾中隐隐约约,闭上眼睛深深吸一口清新空气和文艺气息,心旷神怡。我突然想到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经海德格尔阐发后,这句对“诗意栖居”的向往,正被长沙村用艺术赋能逐一实现——它正以山水为卷、艺术为笔,擦亮文艺旅居的名片,成为无数人向往的旅居目的地与精神栖居地。
桥头镇的出名,不仅仅因为自然风光美,更多归功于桥头人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发展思维,对故土和河流的珍惜与敬畏。沙子河、悦崃河,藤子沟水库,奉献给乡亲太多太多,潜移默化将诗意的种子、德润万物的品质播撒到桥头人的灵魂深处,他们逐水而居,脚踩泥土,胸有山壑,梦有波光。
民宿的午餐是丰盛的,有农人自种的新鲜蔬菜,农家熏制得油光透亮的香肠腊肉,更有石柱土家美食:土司酸醡肉、石柱莼菜鱼、土家洋芋饭、倒流水豆腐干。莼菜如晶莹剔透的果冻,入口清香细嫩,让人称绝。脆红李鲜艳如玛瑙的外皮,脆甜多汁的果肉中,藏着大自然与村民们深情的馈赠。
在桥头镇,唱起国家级非遗“石柱土家啰儿调”《太阳出来喜洋洋》,心生豪迈。那李白、白居易、欧阳修、秦良玉等历史名人曾踏足的山水,历经风霜雪雨,依然在这里静静等待,等待更多青春身影,朝着同一个致富梦奋力奔跑。
“人到桥头,自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