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1月2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2016两会特刊
版面翻页
2016两会特刊
58

潼南:扶贫攻坚大民生

□ 作者 文/唐银刚 图/潼南区委宣传部

 

2015年,2015年,潼南注定不平凡。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潼南撤县设区,迈上新起点,历史的机遇给了它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2015年12月4日,在潼南区区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上,区委书记辛国荣讲到:“要确保如期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围绕‘27件民生实事’,切实为群众解决好民生问题,心里要时时刻刻装着群众,想着群众。”

民生实事惠民生

民生问题就是政治问题。

潼南区委、区政府时时关注群众的民生问题,坚持共建共享,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全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0.6%。按照市委“五个坚持”要求,采取六大举措,继续办好市、区两级民生实事,努力保障落到实处。

一是促进就业创业: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援助和就业指导,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贫困人口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二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通过调整优化教育资源结构,推进农村高中建设,启动职教中心建设,加快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全面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提升高中阶段教育,办好特殊教育;三是加快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启动人民医院、中医院创建“三甲”,完成妇幼保健院主体工程建设,实施精神卫生中心整体搬迁,落实“两孩”政策;四是加快文化强区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三种精神”“三种文化”,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全区人民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五是发展特色农业:壮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增强农村“造血”功能,加快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盘活农村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六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此外,潼南区委、区政府按计划滚动实施27件民生实事: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1120人,完成农村公路通畅356公里,建设村社便道160公里,新增农村客运线路8条,解决6.0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危房3243户,整治山坪塘1401口,完成2436人就业技能培训,改造3个弃管小区电力设施,完成211个行政村光纤改造建设,行政村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75%,建成2座人行天桥以及顺利推进其他各项民生实事。

脱贫攻坚促民生

扶贫攻坚是重要的民生实事,潼南区委、区政府全力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

按照市委要求,潼南区紧紧围绕2015年底脱贫“摘帽”目标,举全区之力,施精准之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整合涉农资金4亿元,精准投入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使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制定《农业产业扶贫实施办法》、《贫困救助管理暂行办法》等,并专门设立200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贫困救助基金,制定入股分红、托管代养等10个方面扶持措施,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形成“镇镇有特色、村村有产业、持续能增收”的良好格局;完善“3+1”联动机制,择优选派50名区管干部脱产担任“第一书记”,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干部全覆盖结对帮扶贫困户。引导全区志愿者点对点帮扶贫困家庭,常态化帮扶困难群众。

目前,潼南区脱贫攻坚正在接受市级验收,有信心如期脱贫“摘帽”!

录入:唐银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