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1月2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会议专刊
版面翻页
会议专刊
07

打造渝东北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地

“2013年9月,五大功能区的划分标志着重庆区域发展战略从此迈入4.0时代。作为五大功能区之一,‘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不仅要担起‘生态涵养’的责任,且在涵养的同时,还要寻求发展。”唐代文委员在《打造渝东北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地》提案中建议。

“走出去”寻发展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既是三峡库区,又是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环境保护任务重,发展压力大。因此,要想发展就得脚踏实地,稳步前进。忠县作为库区版图的几何中心,是石柱、利川、陕南和垫江、大竹、邻水、梁平及川东北货物吞吐的极佳通道,且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陆续建立起“大字型”高速公路网络和综合物流园区。至此,忠县渐渐具备了“贸易集散地”的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忠县粮食产量为41.16万吨、蔬菜产量为22.86万吨、水果产量为26.93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为6.08万吨。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该县已拥有从事柑橘加工、中药材加工、粮油加工等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8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忠州豆腐乳和通过ISO9001、SGS的HACCP体系认证的派森百橙汁等知名农产品。

此外,利用西部大开发、重庆城乡统筹、三峡库区后期产业扶持等多项优惠政策的叠加优势,忠县对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及企业高管、专技人才所缴的个人所得税按一定比例给予奖返,并安排专项工业经济扶持资金等陆续吸引了年产10万头生态肉牛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日加工3000吨大豆生产线项目、30万吨柑橘加工项目……于内如此,而对外,还有毗邻的丰都肉牛加工项目,万州有橙汁、榨菜加工项目,石柱有黄莲等中草药加工项目……

为引凤“筑巢”

“走出去”成了忠县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该县农产品仓储物流得到迅猛发展,现有物流企业81家,有年吞吐量高达1300万吨的专用码头。从行业类别看,有普通货物运输企业60家,快递企业5家,装卸搬运企业13家,仓储邮政企业3家;从经营规模看,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物流企业5家。目前,已初步建成中国柑橘交易市场,联合市农交所打造了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为农产品交易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但是,渝东北地区各区县农产品加工业总体规模不大,没有产生集聚效应,产品关联度不强、附加值不高,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运作的发展格局还未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多,许多农产品基本上是销售初级产品或初加工产品。多数以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要农产品市场,以满足本地消费为主。没有统一的农产品集散中心,没有统一的产品检测检验,基本没有对外辐射能力……以上这些,都制约着渝东北农业产业发展。

因此,唐代文委员在提案中建议,“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面临着生态涵养与特色发展的双重使命,能否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按照‘十三五’的基本要求,在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应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建立渝东北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中心,才能坚持绿色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重人才强品牌

“打造渝东北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中心,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可持续、生态化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支撑,品牌为保障,加快打造加工区、仓储区、展示交易区、综合服务区、质量检测中心‘四区一中心’。”唐代文委员希望:到2017年,基本建成渝东北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中心,实现产值50亿元。

唐代文委员希望进一步重视对于产业人才的培育,建立健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在市、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开设加工贸易物流专业,加强对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中心所需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人才、贸易人才的培养,并尽快制定有利于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中心产业人才引进的政策和计划,尤其是要引进有知识、会管理、懂相关技术的专业人才,为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中心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其次要推进品牌化,围绕渝东北农产品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的有利条件,对优质柑橘、粮油蔬菜、畜禽、水产、中药材等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产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对已有的忠州豆腐乳、派森百橙汁、三峡生态鱼、乌杨白酒、诗仙酒、鱼泉榨菜、丰都肉牛、沙田柚、张鸭子等品牌要开展原产地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进一步做强品牌。对正在开发的品牌,要积极引导企业探索统一包装、标志使用,设立专卖点、专柜或进入超市,集聚品牌效应,努力形成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

录入:唐银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