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供给侧
供给侧改革从何发力
□ 邓 艺
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明我国目前的供给系统出了问题,已经到了必须破旧立新的地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保短板五大举措,正是应对这一改革的良策。
海外代购方兴未艾,“洋奶粉”炙手可热,冲击着国内奶制品市场。超市里的国产奶粉生意低迷,惨淡经营,这是为什么?前些年某公司在奶粉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的确有些让奶妈奶爸们不太放心,至今心有余悸。这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重视,更折射出长期以来国内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从低水平的供需平衡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从排浪式的消费需求到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以消费新热点、消费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升级,正引领我国消费市场发生根本性变化,品质消费、个性消费、绿色消费、体验消费和智能消费,成为消费升级中最具代表性的“蓝海”。如果我们的市场上,要么是毫无个性的大路货,要么是生硬模仿的山寨货,能满足消费者新的消费需求吗?
生产产品是为了卖,卖得好才是成功;消费者不掏腰包,这个商品就是失败的。也就是说,供给侧要看需求侧脸色行事,围着需求侧转,有效供给是检验供给侧的价值尺度,这是当今消费市场的“铁律”。
人们对花几万元卖个提包不解,有女士答曰:只要品质好,多花点钱也乐意。奔驰公司“用造艺术品的态度造奔驰”,把精力放在供给侧的产品创新上,靠过硬的、有特色的产品赢得青睐。O2O外卖引来美团、百度、饿了么等各大电商纷纷抢滩,是因为这种消费形式能满足消费者“花钱买服务”的心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发力。必须从过去的“长个子”向“长智慧”“长能力”转变,提升供给的质量和品牌,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和附加值。在我国的很多消费领域中,并不是消费者缺乏消费热情,而是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供给跟不上。适应需求侧,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在流通升级和消费升级上狠下功夫,流通升级要继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在流通行业推动信息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建设;在消费升级方面,扩大服务业的供给,提升新消费,形成新动力,推进消费升级,实现新供给。
((图/ 陈仕川 刘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