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灰色”到“绿色”的嬗变说开去
“五大发展理念”是个内在有机联系、外在纵横捭阖的辩证唯物主义整体思维。重庆改革开放以来实实在在的巨变,就给“五大发展理念”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实践注脚。
突出实例是重庆的生态环境。生在重庆长在重庆工作在外地数十年的笔者切身体验:过去每年回重庆探亲,只要街上走一遭,回家洗脸毛巾就会留下鼻孔面孔灰黑灰黑的印记;而近些年来,这种“灰色”体验早已被“绿色”体验驱赶得不复存在了——这就是从“灰色”到“绿色”的嬗变!
“嬗变”何来?说到底,在于发展理念的根本性改观。正如重庆市长黄奇帆在重庆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那样,舍得在生态环保上投入1411亿元;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1%和99%;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水质总体保持Ⅱ类;全市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5%和42%;节能减排降碳、控制烟尘粉尘尾气排放……换来都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2天,以至全国网民开始眼羡“重庆蓝”!
2016年新年上班第一天,习总书记便来到重庆调研,同时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期间,习总书记进一步阐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所体现出来的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不啻是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习总书记视察重庆和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就是要吃透“五大发展”理念精神内涵,把握核心要义,深入调查研究,提出真知灼见,坚持通过“五位一体”去推动“四个全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基础,续写荣光、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