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民企获得感
我市参会委员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本报北京讯 (特派记者 彭世祥)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表明党的一贯立场,回应社会重大关切,引起强烈反响。3月5日,记者采访了当时在现场与总书记面对面的住渝全国政协委员、部分来自重庆民营企业界的全国政协委员。
王济光:民营企业应坚定发展信念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坦言,少数民营企业在发展中,确实会遇到融资难等问题;对民营企业“吃、拿、卡、要”的现象也仍然存在。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国企相比,有时会被“另眼相待”,所以民营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曾心里不踏实。
“总书记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劲,给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极大地提振了他们发展的信心。”王济光说,所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应该坚定发展信念,自觉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自身行动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黄红云:非公经济要履行好社会责任
“激动、振奋、温暖、责任!”住渝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工商联主席、金科集团董事局主席黄红云用这四个词表达自己的感受。
他说,感到激动,是因为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三个没有变”,要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这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吃了一颗“定心丸”。
感到振奋,是因为总书记的讲话,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提出从政策落实中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强调重点解决融资、准入、服务、减负、降成本等问题,让民营企业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感到温暖,是因为总书记的讲话饱含深意,内容丰富,既针对当前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解决办法,更为非公经济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总书记在讲话中用“亲”、“清”两字定位和阐明新型政商关系,让民营企业家心里感到十分温暖。
感受到责任,是总书记对民营企业家提出了殷切希望,要求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作为民营企业家,要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坚定发展信心,履行社会责任,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新发展。
左宗申:在新型政商关系下光明正大做企业
“总书记讲话犹如及时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宗申产业集团董事长左宗申十分感慨。他说,总书记强调的“三个没有变”,回应关切、澄清迷雾,向全社会释放了清晰无误的信号,进一步明确了非公经济的重要地位,将极大提振非公经济人士的信心。
总书记以“亲”“清”二字定义新型政商关系,分别从领导干部和非公经济人士角度提出要求,“这对现实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左宗申深有感触地说,当下,政府官员和企业打交道成为比较敏感的事情,总有些担心。总书记讲的“亲”和“清”两个字,让大家茅塞顿开。作为政府官员,同企业打交道不能突破底线;政府支持企业要清清白白、光明磊落;企业也要光明正大发展。
严琦:在捍卫食品安全上恪尽职守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说,总书记的讲话释放出了一如既往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信号,令民营企业家们备受鼓舞,极大增强了发展信心。
严琦表示,作为餐饮业的政协委员,她要把总书记的叮嘱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捍卫食品安全上恪尽职守,在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是在精准扶贫中不遗余力发挥作用,在推广中国美食上殚精竭虑,为把中国美食打造成最靓丽的“世界名片”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