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3月0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版面翻页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1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吁请

为重庆建西部创新中心补“短板”

本报北京讯 (特派记者 彭世祥)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排在首位。去年11月召开的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开启了我市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将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创新中心,不仅需要自身努力,也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助力。今年全国两会上,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关于支持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的建议》。

创新驱动是重庆发展新引擎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主席徐敬业认为,重庆创新发展在一些领域与兄弟省市还有差距,与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的地位还不相称。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也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布局、实现重庆战略定位的需要。

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出台了《重庆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着力把创新打造成为新常态下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质增效。

“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已具备一定的经济、社会、人才和科技基础。”委员们在提案中以2015年重庆的一组数据予以佐证:2015年重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GDP增长11%,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稳定在全国第8位、综合科技进步指数排名提高到全国第10位,全社会R&D支出预计达到240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3件,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3%和40.5%,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3年。

一些领域急需国家层面倾斜布局

根据重庆发展战略目标和路径,未来重庆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带动作用,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发展新动力,完善发展新机制,厚植人力资源新优势,推动全方位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西部创新中心。

“按照区域创新中心极化和辐射效应的功能定位,重庆创新发展在一些领域亟需国家重点支持。”提案指出了目前重庆打造西部创新中心尚存在的一些“短板”。比如,由于历史原因,国家对重庆科技资源特别是高端研发平台布局不及一些兄弟省市。

委员们由此认为,重庆加速建设成为西部创新中心,引领西部地区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急需国家层面在研发平台布局、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与重大科技工程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吁请国家部门建设七大支持平台

为推动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创新中心,提案吁请国家有关部门对重庆给予七个方面的支持。

——支持将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纳入国家规划,从国家层面明确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路径选择、建设标准和实施步骤等,指导推进西部创新中心建设。

——支持将重庆作为国家科技教育改革试点区域,重点支持重庆在科技计划、科技金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科技公共服务等方面大胆改革、先行先试;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专业设置与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

——支持重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重庆加速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联结“一带一路”的创新创业中心,全国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共享发展示范区。

——加大国家级研发平台重庆布局力度,推动中科院、工程院、十大军工集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以及国家部属高等学校在渝建立研发分支机构,弥补重庆研发资源不足,整体提升重庆科技研发能力。

——支持重庆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加大对重庆先进制造、互联网、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数控一代、制造业信息化、新能源汽车等国家科技示范工程在渝实施。

——支持重庆探索“双创”新模式,建设国家级“互联网+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立共同推进工作机制,在现有部市会商机制基础上,建立西部创新中心建设“直通车”机制,加大对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力度。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