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县政协举行双月协商座谈会——
叫响“生态保护发展示范区”
本报讯 “优先发展能耗低、带动作用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垃圾收集清运队伍,配备村级卫生保洁员。”……2月23日,秀山县政协举行今年首个双月协商座谈会,围绕“建设生态保护发展示范区”主题,各位县政协常委、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根据县委提出的“建设生态保护发展示范区”的目标要求,该县政协在确定年度协商议题时,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秀山”作为2016年第一个双月协商座谈会议议题。为此,县政协组织2个课题调研组,先后深入溶溪、清溪、膏田等6个锰矿开采加工区和梅江、兰桥、官庄、洪安等10余个乡镇农村,从“加强矿产企业排污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进行专题调研。由于充分准备、深度思考,在双月协商座谈会议上上演了一场高质量的“头脑风暴”。
“不强化矿山企业废水处理,不督促企业实施生态保护相关措施,生态保护发展示范区怎么实现?”县政协常委、副主席杨波第一个发言道,“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必须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督促矿山企业按照相关要求,按时完成对已破坏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
“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化规划,打造城市亮点,突显秀山地理人文风貌。”县政协委员、县总工会副主席陈天龙认为,城市绿化规划建设要充分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系统性,实现高品质、高品位的规划设计。
针对当前全县产业结构不优、工业能耗大、结构性污染突出、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大、整治任务重等问题,县政协委员、隘口镇统战委员杨再育直言:“县政府一定要在优先发展能源消耗低、对经济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上下足功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锰矿加工这个传统产业。”
对于大多数养殖场和农村散养户畜禽粪便直接排放,严重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县政协常委、副主席陈慧出了不少“金点子”:县政府必须建立健全养殖业环评检测体系,切实加强对养殖企业的归档和登记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要下大力气推广“养殖—沼气—种植”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使污染物在农业系统内得到循环利用。
面对出席会议的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县经信委、县环保局、县林业局、县水务局等部门负责人,委员们畅所欲言。
“当务之急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纳入‘十三五’规划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推动秀山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县政协主席周传明表示,将以促进绿色发展为使命,尽助推之力,强助推之势,为秀山早日建成“生态保护发展示范区”贡献政协力量。
“县政府将针对本地区的环境容量,认真开展区域规划环评和战略环评工作,合理布局区块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应邀出席会议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玉洪积极回应,“恳请县政协及广大政协委员继续围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机制建设等开展民主监督,为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出主意、想办法、献良策。”(姚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