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启动跨境电子商务调研
本报讯 (记者 唐茜 见习记者 刘海军) 市政协“进一步促进重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研究”重点调研课题近日启动。作为牵头单位,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组织了启动会暨部门调研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张玲出席会议并指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国家倡导的“互联网+”信息化发展相契合,对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开展对外交流,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会上,市外经贸委、市政府口岸办、市国税局、重庆海关等6家单位介绍了我市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情况。自2012年8月我市成为全国首批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项目城市以来,已逐步形成了以两路寸滩保税港和西永综合保税区为主要聚集地,和由世纪购、大龙网等本地电商以及蜜芽宝贝、唯品会等国内知名电商共同参与的跨境电商产业格局,带动了一大批本地仓储物流、印刷包装、分拨配送、支付结算等配套服务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跨境电商发展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截至今年3月,我市跨境贸易电商项目累计备案338家,交易申报631.3万单,交易额14.8亿元。
市政协常委李昭表示,随着跨境电商新政的出台以及消费者趋于理性,跨境电商已进入发展深水区,要重新审视、定位重庆跨境电商的发展方向。他建议调研以B2B为重点,各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及时沟通更新相关信息。
“以新政为契机,做好相关对接的同时,寻求错位发展之路。”市政协委员贾鸿建议突出本地特色,挖掘水果、肉类等特色产品,通过整合重庆与国外的商家,实现农副特色产品走出去。同时,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出台优惠政策,补贴电商因调运货物到重庆所增加的物流、仓库等费用。
张玲充分听取大家的发言后说,目前,我市跨境电商产业集聚效应还不够,本土电商企业发展优势不明显,存在销售的商品相对单一,硬件设施有待加强,营商环境有待提升,人才招募、培养投入不够等问题。她强调,在调研中,各部门要联动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凝心聚智,为促进我市跨境电商发展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