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少年读书时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度过的,邮差仿佛已经遗忘了这个远在天涯的角落。在那里,得到一本书是多么不容易。九岁那年,我们全家来到了县城。过春节时,父母破天荒地发给了我一元钱的压岁钱,我欢天喜地地和伙伴们一起出门逛街,不知不觉走到了电影院门前,自从来到县城,我还从未走过这么远呢。我好奇地四处打量,突然,在电影院左侧,我发现几个大字——“巴县图书馆”!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巨浪滔天般的狂喜,如同阿里巴巴发现了装满珠宝的山洞,惊喜交加的心情无法言表。刚才还对我充满诱惑的周遭景物瞬间如同潮水般退去,我的眼前只有那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巴县图书馆!无论伙伴们怎样热情邀请我同他们一起玩耍,我都断然拒绝。我独自一人走进了图书馆,啊,居然是木质的地板!我小心翼翼,唯恐踏出过响的声音。深红色的木书架上,陈列着一本一本的书,散发出一种幽幽的香气,我深深地吸了一口,真香,简直沁人肺腑。它既不同于花香,也不同于果香,那是一种独特的书香。我的眼光贪婪地浏览着,突然,我的目光被一本书吸引住了——《伊索寓言》!啊,那不是我一直想看的书吗?我心中如擂战鼓,赶忙走到管理员面前,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对她说:“阿姨,我借一本书。”那个短头发的管理员和善地看了我一眼,说:“你到那边去拿个铜牌过来就可以了。”什么?铜牌?我脸上火辣辣的,为自己的无知而羞愧。慌慌张张地回头一看,果然,在进门处的桌子上,插着一排亮闪闪的铜牌。我赶紧去取了一个交给她,然后,取了书迫不及待看了起来。
图书馆里的人并不多,大约孩子们都到街上玩去了。我感到无比的惬意,仿佛置身于一片广阔的原野,又像飞翔于一片自由的天空。那天,我如饥似渴,囫囵吞枣,一共看了十本书。回家的路上,大家都在兴高采烈地议论自己套圈、买棉花糖、转糖人的乐事,只有我一语不发。父母给的那一元钱还原封不动躺在兜里,但我一点都不后悔,相反,我的心中充满了一种巨大的满足感,我感到一种隐秘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任何游戏都替代不了的。
从此,每到星期天我都会去图书馆,这里永远那么安静,再急躁的人走到这里也会沉静起来,唯恐惊散了那满屋的书香。书让我变得多愁善感,书让我变得沉静多思。书让我的思想穿越时空的经纬,对话那些卓越的人物;书也让我的心灵漫步智慧的沙滩,编织无数的梦想。看累了的时候,我会把头靠在书架上,看细细的灰尘在阳光中飞舞,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和宁静,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精灵,有纱一样的翅膀,在书的王国里任意飞翔,无比的自由,无比的轻盈。
上大学后,我也尝试着投稿,十九岁那年,我的第一篇散文在报上发表了,我真是无比的惊喜。我真没想到,当年的乡村小丫头,也可以把自己的东西变成铅字。后来,我的散文、诗歌、儿歌陆续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有的还被收入书中。我也加入了巴南区作协,多次被评为优秀作者。
现在,我是一日无书,茶饭不香。而回首少年时的那一段读书时光,更觉弥足珍贵,思之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