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4月1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读书
版面翻页
读书
04

古诗词里的读书

□ 作者 夏 夏

古今文人雅士的读书诗,独树一帜,争妍吐芳,赏心悦目。

范成大诗曰:“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书酒同一,都能从中品味出美味来。不同者,一在精神上,一在味觉上,嗜书之深,于此可见。“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书味的甘美胜于陈年老酒,较之范成大诗,可谓更上一层楼。“船中活计只诗篇,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精神食粮是诗人的第一需要,读诗居然可以当早餐,其作用远胜于五谷杂粮。“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仙人麻姑搔痒是非人世所能享受的乐趣,而读杜诗韩集的感觉竟如麻姑搔痒,真乃无上的精神享受。“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读书可改变人的情绪,可治愈疾病,自然就相依为命了。

读与写密不可分,读是写的基石,不读就无从写。杜甫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很精辟地阐明了这个道理。后人将杜甫的诗句奉为圭臬,苏轼就曾将其诗意点化于自己诗中:“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唐人姚合也有诗道:“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书读得多,自然笔力千钧,诗文必佳。“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也是强调读是写的必不可少之前提。

“读以致用”是读书的真谛,诗人们也深谙此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道出了读书与实际运用之间的关系。“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早年不求甚解读的书,晚年却有奇特的指导作用,可见阅历的丰富有益于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明人林鸿《饮酒》诗:“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清人刘岩《杂诗》:“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都强调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用的重要性远胜于读。“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善用书与不被书所拘束,二者之间实有辩证关系。

好书还能陶冶人的性情,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元人陶宗仪诗:“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指出了书籍对道德行为的指导意义。“多财只益愚,读书可希贤”,读书可望达到圣贤的境地,净化心灵的作用以此为大。“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眼前的三千字读来痛快淋漓,原因是可将胸中的尘埃污秽清除尽。“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穿着是粗缯大布,然而只要腹有诗书,气概自然不同凡响。“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读书能培养浩然正气,其作用至莫大焉。

以上所举之诗不过是文人雅士咏读书诗中的沧海一粟。然而,“尝鼎一脔,他可知矣”,我们从中亦可触摸到古人那一颗颗爱书、痴书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