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4月2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慈善
版面翻页
慈善
04

关注未成年人脱毒教育矫治

市慈善总会启动“爱心助回头 南桥传国学”活动

“用国学的正能量引导未成年戒毒学员形成正面、积极的人生观,矫治不良观念和行为习惯,让他们获得青春的成长,走向新生,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4月12日,在市未成年人矫治所,市慈善总会向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所提供9万元“爱心助回头基金”;并协调南桥书院捐赠5万元用于该所购买教材和笔墨纸张等,且连续五年帮教未成年戒毒学员书法、绘画、国学等知识的教学培训。

这是市慈善总会携手市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所,将国学教育与毒品戒治相结合,用传统国学帮助未成年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后重返社会的一个大胆尝试。

“由于爸爸妈妈长期在外务工,无人管教,我在社会上结识了一些‘狐朋狗友’。一次去ktv唱歌时,我发现他们在用管子吸食毒品,当时本想离开,可朋友告诉我‘很刺激,能忘掉烦恼’,我出于好奇便尝吸了。没想到这一接触就再也离不开了。”据了解,市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所目前共有戒毒人员500余名,最小的仅有14岁,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和学校教育是导致他们深陷“毒海”的原因之一。

“戒毒人员复吸的比例很大,通过国学传播正确价值观,有助于戒毒人员学习如何做人,重返家庭,培养良好的兴趣,融入新的朋友圈、社会圈。”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慈善文化大队负责人透露,他们打算用5年左右时间,在该所开办书法课和国学文化课,在未成年戒毒人员中培养出40名左右书法爱好者,10名左右书法尖子。

“讲授《弟子规》《朱子家训》《善人道》等四部经典,能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学习书法和绘画,能慢慢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心静中实现教育矫治。”市慈善总会和市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所负责人介绍,两单位将通过书法教学和讲授《弟子规》、《太上感应篇》、《朱子家训》《善人道》四部经典,让未成年吸毒人员会背诵,写心得,讲体会,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鼓励他们积极戒治。同时,两单位每年将举办一次书法比赛和作品展览,向家人和社会展示未成年吸毒人员的戒治成果。

据了解,近年来,市慈善总会与市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所多次合作,在该所开展以行为养成、日常训练、课堂化教学、社会帮教、主题帮扶、心理辅导等形式开展了以九年义务制教育为核心的文化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和以戒毒常识为核心的戒毒教育,通过引导未成年戒毒学员心理和身体康复,坚定他们戒毒的决心,未成年戒毒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帮助他们逐步达到成功戒毒的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翁顺春)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