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曾从这里走过
——綦江莲花保寨寻访记
行迹
凹型足迹
翼龙足迹
探访莲花保寨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进入老瀛山范围,触目可见丹霞地貌特征的山崖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听綦江区文管所所长周铃介绍,这里是重庆綦江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亿万年前曾经有恐龙在此出没,留下了不少珍贵的足迹。
莲花保寨是一个什么样的古寨?它和恐龙有什么关系呢?到达目的地,站在一座壁立千仞的山峰下,我们的问题却并不见昭然若揭的迹象——面前这座山,草木葱茏、峰峦俊秀,但除了隐约可见蜿蜒而上的登山步道和栈道栏杆,并没有显露出丝毫关于莲花保寨和恐龙足迹的讯息。
高山上的恐龙
“恐龙化石在哪儿呢?”我们环顾四周,以为附近应该有一个展厅用于陈列相关的标本,就像博物馆里一样。
“在山上的莲花保寨里。要登到接近山顶的地方才看得见。”周铃回答。
“难道恐龙能爬上这么高的山?”问题一出口,我们都忍不住为自己突然的神经“短路”哈哈大笑——哪里是恐龙曾经登上过高山!而是因为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使得曾经的湖泊或平原地带隆起形成了这片山脉,也就把恐龙的足迹留在高高的山上了——这不正是“沧海桑田”的最佳诠释吗?
沿着陡峭的山崖向上攀爬,只见路旁的泥土中密密麻麻地镶嵌着造型独特的鹅卵石,有一些露出剖面的还隐约闪烁着玉石般晶莹的微光。路过的一名山农告诉我们说,这叫“瀛山石”——“可以做玉的”。
不难想见,恐龙生活的时代,这里曾是一片平静的湖泊,漫长岁月的冲刷磨蚀了岸边顽石的棱角,改变了周遭的环境,但却无法磨灭它们的精魂。多少万年的时光过去了,和恐龙同时代的蕨类植物不断生死轮回,只有这些鹅卵石还在原地默默见证和守护着那一段湮没于尘土中的历史。
“莲花”由来
登到一大片凸出的崖壁下,莲花保寨终于露出了真容。
这个古老的山寨坐南向北,隐藏在长约500米、高30米的崖壁间,据说曾有八道寨门顺崖壁洞穴而筑。眼前我们看到的是保存尚为完整的一道,用条石砌成,宽约1米、高2米有余,门楣上清晰可见“莲花保寨”四字和“同治元年五月”的年代题记。
周铃介绍说,莲花保寨始建于南宋,当地百姓因蒙元入侵而避患于此,至清代得以重修。我们看到崖壁上有一处字迹清晰、书写整齐,落款为“清道光十九年”的题刻长文,清楚地记载下了这段历史。
躬身穿行在低矮的凹崖内,我们四处找寻着历史留下的痕迹。崖壁上人工凿留的各种凹槽、被曾经的烟火熏得漆黑的山体、苔痕遍布仍注满山泉的古缸……无不透露出久远的年代故事,而山壁上那落款“皇宋宝祐四年……”的题刻更是将历史定格在了深深的刻痕中。
为什么这里要叫“莲花保寨”?“莲花”之名取自何意?
当地的专家们有两种推测,一说是因为寨前有大块“莲花石”——保存在岩石中的泥裂其状如莲;一说是因为寨中的恐龙足迹形似盛开的莲花……
步步生“莲”
用“步步生莲”来形容恐龙走过的姿态,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但先民们起初根本无从知晓那些神秘足迹的来历,只是莫名地产生了一些误解和膜拜之情而已。
恐龙足迹是怎么形成的呢?
专家解释道,当恐龙行走时,会在松软的地面上印下足迹,这些足迹被沉积物覆盖石化以后,就成了足迹化石。由此可见,恐龙足迹化石的形成条件当极为苛刻:一是恐龙刚好从此经过;二是恐龙足下的泥沙软硬适度,便于留下印迹;三是恐龙足迹被覆盖掩埋保存下来并形成岩石。
当年生活在莲花保寨的人们,谁也不会知道自己的栖身之所曾经是那些谜一样存在的动物生活过的地方,当然也就无从知道那些谜一样存在的足迹的由来了。
2003年10月,人们在莲花保寨发现大量的古脊椎动物足迹,后经中国地质大学、重庆自然博馆以及重庆市地勘局的系统研究表明,这些足迹分布在总长约150米的凹崖腔内,其中恐龙足迹443个、翼龙足迹30个、古水鸟足迹183个,数量之大、分布之密集、类型之齐全、保存之完美,在国内外均有代表性。
“綦江足迹”
在专家们的解说指引下,我们仔细辨认着那些在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地面上永久刻印的足迹。
最明显的应该要算鸭嘴龙留下的凹型足迹了吧!初看似熊掌,又像半开的莲花。可以想象当时那数吨重的庞然大物深深的一脚脚踩下去,定是入泥三分,以至于现在留下了轮廓清晰,掌形完整的印迹。而翼龙的足迹则比较类似鸟足,小而尖,有人说像鸡爪。听闻这里被称为中国保存最完美鸭嘴龙足迹、中国翼龙足迹数量和形态最多的化石产地,应是当之无愧!
神奇的是,这些足迹竟然还包含了凹型、凸型、动态、立体、拖痕、幻迹等多种形态,令人叹为观止。如动态足迹,是恐龙脚掌从泥地上抽离开那一瞬间留下的足迹,就好像有相机“咔嚓”一声将那运动的一刻永久定格下来。
大家特别感兴趣的是一组“行迹”足印,一串莲花形状的大脚印旁伴随着可爱的小脚印,分明就是一幅大恐龙带着小宝宝在悠闲漫步的画面。我们在场的每个人都被亿万年前的这幅亲子图给萌到了,眼前立刻浮现出鸭嘴龙妈妈正和她的宝宝蹒跚走来的温馨一幕。
据说,在莲花保寨清理出来的140平方米的地面上,已经发现的除了鸭嘴龙足迹,还包括蜥脚类、兽脚类等恐龙足迹。其中,首次在綦江发现的甲龙类足迹被命名为“中国綦江足迹”。
离开莲花保寨的时候,已是月出东山。寂静的天幕下,我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恐龙的身影还穿行在这大山深处,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