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秀雄深”山水情
——江友樵书画大展在三峡博物馆举办
近日,重庆三峡博物馆举办“江友樵书画大展”,集中展出江友樵先生少年、青年、中年、晚年等各个时期创作的150余幅作品。展览吸引了众多书画艺术爱好者,参观者络绎不绝。
江友樵先生出生书画世家,其父江鹤笙为民国时期文物收藏家和书法家。江友樵自幼酷爱绘画,十多岁就获得“书画神童”之称号。初中时,他利用寒暑假在重庆、成都、雅安、洛阳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有“雏凤清声”之誉。1947年从重庆求精中学毕业后,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作品,蜀中书画名宿纷纷题字赠诗。1953年江友樵被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所,其艺术才华名动京城,齐白石、徐石雪、启功等对其赞许有加。中央文史馆副馆长、著名书画家叶恭绰将其誉为“少年王希孟”。1954年,江友樵“退职离京”返回老家重庆,开始以卖画为生。1978年,江友樵被聘为重庆市文史研究馆专职馆员后,绘画生涯获得重生,老笔纷飞,创作了大量作品,其焦墨渴笔山水也渐具自家特色。因其晚年病眼近盲,故书法作品陡增,写字全凭感觉,所书大字气势开张,混穆大气。
“一渔一樵本为民,伤筋折骨乃精神。绘就江门三千树,自在芳香桃李行。”一位观众在“江友樵书画大展”的留言,道出了山城市民对这位土生土长的重庆山水画大师作品的喜爱。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