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小传
最贤的妻 最才的女
杨季康,笔名杨绛,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1935年与钱锺书喜结连理。曾创作《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剧本,翻译了《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高水平译作,著有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隐身衣》等。晚年仍笔耕不辍,以90余岁高龄创作了随笔《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等作品。
杨绛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正直敦厚,正如她评价自己译作《吉尔·布拉斯》的著者勒萨日一样:“一身傲骨,不肯迎合风气,不肯依附贵人。敢于攻击时下的弊端,不怕得罪当道。不求名位,一生只靠写作谋生。”她非常有才华,也非常爱自己的丈夫钱钟书。
2001年,杨绛把丈夫钱钟书和自己一生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并设立“好读书”基金。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家风的基础。钱钟书和杨绛有一致的人生追求,情感与婚姻亦是难得的水乳交融,两人仿佛上天注定的好姻缘,是世人羡慕的好夫妻。杨绛一家让人仰止,却又温情平凡。钱钟书、杨绛、钱瑗,三人性格不同,但读书和写作是他们共同的人生追求。
家庭给予一个人的底蕴是最深层的。杨家有开明的家长、朴实的家风,留给子女的是良好的教育,而不是丰硕的遗产。杨绛有开明的父亲,而钱杨夫妇这样“一对特殊的人物”培养出来的女儿,“连翻书的样子都像爸爸,哗哗地一页页很快翻过,一目十行,全记得。”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钱钟书对妻子充满深情的评价,是对杨绛先生一生最好的注脚。
(本报综合)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