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6月1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4

汉字之美 语文之香

□ 作者 代敦点

人生真奇妙,我做梦也没梦到,咱这个放牛弄泥巴的农村娃,竟然混成了做诗写文的作家。心里默念着文字厚待俺的殊胜恩德,越发与文字亲近了,并在日里夜里的文字操练中,越发领悟到母语的美妙。

看看那白纸上的符号,横竖曲弯凑在一起就成了方块字,感觉这东西会呼吸,有情意,细究起来,每个字都有来历,都很有意思。再想想这些文字,组成词,再由词成句,由句成章,这才诞生了千古不朽文章,传承了万载东方智慧;这才有了民族的生生不息,精神的浩浩源泉。

长期的文字亲缘,使我对文词极其敏感,只要你注意,这样有趣的文字有很多。走在阿克苏的街上,有些店铺的名字起得就够味。北大街有一维吾尔餐馆叫“妈妈做的饭”,光听这名字都很温暖;还有个补鞋擦鞋的小店叫“玫瑰擦鞋屋”;搞笑的是红桥那儿有个卖钢材的铺子叫“八一钢铁批发店”,前边的“八一钢铁”四个字强壮威猛得如大象,后边的三个字意味渺小瘦弱得像蚂蚁。拜城有个“我天天想吃的酸辣粉凉皮店”;赛里木镇还有个“心花怒放蛋糕店”。

更有奇葩,一则微信里讲的店名有“孙子烤肉”“肯德基烤鸭”“国足臭豆腐”“喝丢一只鞋烧烤”“西巴烂大酒店”。尽管这些名字引人发笑,但它说明文字就像一块神奇的魔方,不同的组合能传达出不同的效果。

在城里,我还有个卖油泼面却爱写诗的朋友,其里写着“作恶酿祸,行善存福”“慢走十秒,东西带好”的提示,店门口的玻璃上还写着“王柏油泼面,情感联络站”,这样的饭店你吃的不仅是饭,还有文化。还有个早餐店里写着“油条稀饭胡辣汤,包子糊糊豆腐脑”仔细看,这是一幅很好的对联呀!

小时候读李白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就想,语言文字这东西太厉害了,风还能把心和月亮一起吹到一个地方。

看来,这辈子,在这古老的母语里,在这汉字之美,语文之香里,会有我这个写作者永恒的追求。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