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元章祖孙三代的爱国情怀
中国陆上石油开采先驱
佘元章(1838—1918年),号琴雅,重庆丰都县人,清光绪丙子年(1876年)38岁时中举。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六月,已过六十的佘元章任陕西延长知县。他救济灾民,兴修水利,打石油井。
延长境内石油资源丰富,德国人汉纳根、德商世昌洋行与陕西大荔人于彦彪,勾结当地豪绅郑朝德等私设合同,实行开采。佘元章见德国人掠夺石油开采权,当即禀请巡抚:从德国人手中夺回开采权,由官府开矿。
1905年,佘元章获朝廷恩准和拨款办延长油厂。油厂1907年4月开工,至7月底掘深226尺时,原油喷出。此井每小时产原油100余斤,经提炼,油质很好。从此,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正式投产,结束了中国大陆不产石油的历史。
而开创者之一的佘元章已年近70岁,他慨然兴叹:“今为斯地辟一利源,吾志遂矣”,不久,便告老还乡;数年后病逝于家,享年80岁。
幼子参加革命为国捐躯
佘元章去陕西延长任知县时,将幼子佘隆勋带在身边教诲。隆勋自幼见父亲爱民如子,救助贫困群众,受其影响颇深。
清末武昌举义后,隆勋加入革命党。1911年九月初一,陕西举义打响革命的枪声。隆勋等在钱定三统率下东进拓降各县。钱定三令隆勋与姚鸿信率千余义军,取道渭南攻取潼关。然攻战渭南后,富平告急,姚鸿信分兵策应。在隆勋守战兵力减少之际,潼关城内团练武装头目李世昌、郑黑虎等率部反击,隆勋等巷战毙敌数,终以敌众致败,隆勋等12人壮烈牺牲。次日晨援军到,将隆勋等葬于临潼西,12烈士名载长安昭忠祠。
长孙为报国甘当学工
佘元章在陕西任职期间,一直将长孙佘孟凡带在身边教育,使之早经风雨,多见世面。
1907年,日本钻井技师佐藤弥市郎率木铁掘井工匠,在延长开凿井。元章借此机会命孟凡去做徒工,学好钻探技术,为以后开采作技术准备。孟凡在钻井队伍中,不怕脏,不怕苦,勤学好问,赢得了日本工人师傅的信任。于是日本工人用日语向其传授技术。孟凡初步掌握了地质勘察及钻探基础知识。解放后,孟凡凭记忆画出延长县1908年前石油机井、人工井分布图,寄给国家地质部,并将采得的矿石标本送给延长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