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熙题诗赠和尚
重庆东川书院山长赵熙(1867—1948年),字尧生,号香宋,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北郊宋家坝人,晚清时期诗书画大家。其诗文留芳于世,文墨字画大都镌刻在祖国名江大川、收藏在图书馆里。
1921年8月的一天,峨眉山圣积寺的果玲和尚正在向几十位小沙弥讲经说法:“假如是为了不如意的事才出家,为了看破红尘才出家,为了衣食无着落才出家,为了自己修炼正果,不管别人死活才出家,那么就不必出家了。佛教最讲究慈悲普渡,救苦救难。若一心为己,一生为己,而又想修成正果,这种出家必然是佛门中的笑话。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说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没有舍己为人的源头活水,出家一定会成为死水微澜。所以刘备教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当天,巴渝“同光体”代表诗人、晚清第一词人、有“近代士林之鹤”美誉的赵熙正游览到峨眉山圣积寺,想看一看该寺有名的铜钟,便走入寺内,正好听见果玲和尚讲得津津有味。
突然,果玲和尚发现敬慕已久的赵熙圣人来到圣积寺,连忙上前合掌行礼:“阿弥陀佛,欢迎施主!”赵熙说:“高僧讲得真好!是呀,一心为己,一生为己的出家人,肯定当不了好和尚,那就别提修成正果了。”
于是,果玲和尚请赵熙到禅房就座,端上清茶。接着,拿他的诗稿给赵熙斧正,而后请他题诗,以为收藏。
赵熙觉得这个和尚年轻好学,信佛不迂,便欣然命笔,赠诗一首:
“老来问法到南能,国家苍凉感几兴?
独向明月弹绿绮,峨眉山下一诗僧。”
“南能”,指唐代佛教南宗的慧能和尚,接受东山寺僧人弘忍衣钵,传教于岭南,与活动在北方的北秀和尚齐名。“绿绮”,古琴名,本是汉代司马相如所弹之琴,以后用作琴的代称。唐代诗仙李白在《蜀僧睿弹琴》里曾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赵熙在这里用了三个典故,足见其对果玲和尚的赞赏,也表现了一代巴渝文人的满腹经纶。为此,峨眉地区的人们后来就叫果玲和尚为“诗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