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7月1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江北:为服务群众添“手段”

本报记者 凌 云 见习记者 黄笛森

6月22日,女律师马蕾来到江北华新街华新小区,为30多名妇女群众进行了一场关于禁毒和反家暴的知识讲座。而这,正是江北区妇联群团改革工作的一次实践。

据了解,今年3月,江北区妇联为落实群团改革要求,更好地凝聚优秀女性人才,积极引导女性参政议政,为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出谋划策,广泛吸纳“两代表一委员”、女企业家、女专家等各行各业优秀女性人才,组成了50人的江北区“女性智库”。而马蕾正是“女性智库”中的一员。

马蕾有针对性的、生动的讲解,引起现场妇女群众热烈讨论。讲座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妇女群众还围着马蕾咨询各种相关问题。大家纷纷表示,面对面和这样的“智库”专家们互动交流,收获颇丰。

看到与妇女群众的距离不断拉近,江北区妇联副主席、区政协委员梅雪也很是欣慰。她说,作为政协委员,本就需要收集民情民意,而通过这次群团改革,自己以双重身份参与其中,将妇联和政协工作有机结合,组织妇联工作者和妇女界别的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在送温暖的同时,拉近了与妇女群众的距离,增进了沟通了解,从而也帮助她们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江北区群团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团区委也在积极探索创新,推进改革工作。

今年3月,团区委正式推行“订单式”服务机制,积极运用“互联网+共青团”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线上自主点单、党群服务中心分类派单、多方协同办单、服务对象评单的“订单式”服务,满足青少年大众化和个性化需求。其中,线上自助点单利用新开设的“江北群团”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据了解,目前已开设80多个微信工作群,其中不少群的成员数已超500人,其他以各类兴趣开设的微信群也多达30个。“更多青年通过这样的方式,比以前更积极地参与到了群团活动中。”江北区团委副书记、区政协委员李爽说。

除推行“订单式”服务机制,江北团区委还牵头与其他群团组织联手,力争做响市民学校、新青荟、公益基金等群团服务品牌。例如,团区委青交友项目借助“520”已先后开展2场相亲联谊活动,促成13对青年成功牵手。而其他“新青荟”品牌(青增值、青公益等)目前开展的活动总计已达70余场。

3月28日,江北团区委还正式发起成立了重庆首个群团公益基金会。目前,团区委牵头推进的基金会资助项目已有视障青少年自然体验、特殊青少年社会矫治服务等5个。同时,区妇联也正在推进“两癌筛查”关爱女性健康等项目。

“这次群团改革,很多社会资源都有机整合到了一起,群众的问题和需求也更好得到了解决。此外,利用新媒体平台,使我们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更大,更便于我们收集民情民意了。”谈到此次群团改革,李爽感受颇深。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