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7月1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石琴响雪“天仙桥”

□ 作者 钟 灵

万州长江北岸新万安大桥下游约30米、水位130米处,便是万州古景“石琴响雪”,即天仙桥的所在。清《同治万县志》记述,“《方舆纪要》:溪之上流有天生巨石成桥,长与溪等,如履平地。溪流出其下,注于大江。”

天生石桥形成于300万年前的第四季冰川后期。桥面上有古冰川遗留下来的大大小小许多冰臼。这些坑坑洞洞“口小,肚大,底平”。石桥造型奇特,形似古琴,惟妙惟肖;桥上部水流汇聚,形成深潭(当地老百姓以前称之为“万人坑”),水从桥下流出,且与下游形成几十米的落差。水流一波三折,形成梯级瀑布。人们来此垂钓捣衣,赏景玩耍,入景入画,生动活泼,不亦乐乎。

过去,天生桥连接万州两城区,是万州城区内的天然通道。桥上曾有“跨虹”“响雪”等摩崖题刻,“石琴响雪”之名由此而来。

在民间,“仙人造桥”之说流传甚广。传说鲁班与徒弟赵巧儿约定在万州各造一座桥,以鸡鸣为限。赵巧儿取巧凿通苎溪河上巨石成桥,并假装鸡叫,赢了师傅鲁班。又传谪仙李白三过三峡,曾在万州小住,并从天生桥经过,故此桥又名“天仙桥”,也有人题此景观为“仙桥虹济”。

被誉为“篆文狂”“万州女史”“抢救国宝的人”的李文放,更因天生桥而增添了传奇色彩。李文放13岁时,为反抗父母包办婚姻,毅然从天生桥跳下滚滚深潭“万人坑”!没想到,却从天生桥洞里漂出,被下游农民所救,之后他便去了延安,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一代篆文大家,真可谓奇人奇事!

绝美的景观蕴含着超乎想象的自然美、形态美和声色美,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石琴响雪”饱含了人们对奇景的欣赏,充满着中国味道的审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结合。你听,那“琴声”,是多么动听!春天,两岸桃花盛开,水波摇红,琴音欢快;遇春季急雨,荡涤污浊,水流激越;夏天,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水流奔涌咆哮,如雷嘶吼,惊心动魄!秋冬,水流潺潺,涟漪清澈,如歌如诉,几许温柔,几许浪漫。一年四季,“石琴响雪”有如自然的精灵,展示着不同的舞姿,弹奏着不尽的乐章,奉献给人们无穷的美景!难怪人们说,在万州古景中,这是一处最具特色、最有品位,也最动人的景观了!

2003年6月,“石琴响雪”被淹没。同年,万州区人民政府在周家坝立交桥侧石壁下建成了原貌微缩景观。

经历了前生今世,波光潋滟处,“石琴响雪”那脉脉余音似乎犹在耳畔奏响不绝,那鬼斧神工的造型依然浮现于眼前,“石琴响雪”的美好佳韵依然与万州人朝夕相伴!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