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店子
巴山跌宕、蜀水纵横,四川盆地周边的大巴山区和武陵山区,自古山高路远、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从一个场镇到另一个场镇,动辄就要爬山涉水走上大半天时间。为了方便路人歇脚,幺店子便应运而生。
“幺店子”是四川方言。所谓幺店子,就是搭建在大路旁边供行人歇脚、购物、吃饭、睡觉的路边小店。
一个“幺”字,概括了它的基本特征——小眉小眼、狭窄简陋。黄泥巴垒砌的两间茅草房、松木棒子捆扎的两层吊脚楼,甚至几块竹篾箦搭建起来的简易窝棚,就可以是幺店子开张营业的场所。只不过,幺店子的地理位置很是讲究:或靠近河边渡口,或在半山腰岔路边,总之是人来人往的热闹之地。当然,如果还有一株百年老黄葛树撑起遮天巨伞,就再好不过了。
因其小,幺店子的陈设自然简陋。没有城里宾馆的奢华,没有码头客栈的排场,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应吃喝拉撒的设备却一样都不少:有茶水解渴;有饭菜疗饥;有叶子烟消乏;有床铺桌椅治困;夏天,有驱蚊散暑的蚊烟和篾把扇;冬天,有一盆红旺旺的青杠疙蔸火……夕阳西下的向晚,在这前不巴村、后不近场的荒郊野外,对于山路上走得人困马乏的行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路边突然出现的小小店子更能带给他们惊喜和温馨呢?
无论你是负重前行的脚夫,还是远行到此的商客,见到这样的幺店子,径直走进去,便会受到热情的款待。主人帮你卸下肩上的重担,顺手将一条板凳放在你面前。等你刚刚入座,一大碗老鹰茶又递到了手边。茶水是免费的,你尽管喝。等你歇够、喝够,打一声招呼出门,主人也一定笑脸相送。倘若是你还想喝两口老酒洗去一路风尘,柜台上就是酒缸,厨房里就有下酒菜。酒是山村自酿的包谷酒,下酒菜无非是花生米、茴香豆、激水胡豆、青椒皮蛋、凉拌豇豆……你自斟自饮,或许只需一个单碗下肚,就会面红耳赤、醉眼惺忪。此时,天色已晚,再往前走还不知哪里才有落脚的地方呢!索性在店里住一宿,明天一早起来赶路也不迟。
幺店子客不常满,有时候三天两头也没一个留宿的。有客人住店,店主人自是由衷地高兴和热情。店里的客人就是家里的客人,店主人一家吃晚饭,定要把客人拉上桌子,陪客人再喝上两杯。主人与客人一边喝酒吃菜,一边就天南海北地摆起了“龙门阵”。四川人竹根亲,说不定彼此间还攀上了哪门子转弯抹角的亲戚。于是,你哥子我兄弟喊得更加亲切,酒也喝得更加尽兴、更加过瘾!酒足饭饱之后,主人和客人还有拉不完的家常,摆不完的龙门阵。那时而高亢时而低切的谈话声、时而爽朗时而曼妙的欢笑声,伴随着阵阵松涛在夜空中久久回荡。
夜深了,客人心满意足地躺在床上,望着落在窗前的一地月光,听着遍野的蟋蟀吟唱,嗅着屋后松林里飘来的山野气息……不知不觉中,一路的孤独和疲劳都被荡涤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