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架设“民建桥”
—— 民建市委调研渝东南脱贫攻坚纪实
通讯员 赵 宾
“你们是不是帮我们修桥的民建人?”8月18日,看到顶着烈日到来的民建调研组,秀山隘口镇太阳山村的村民们心里格外高兴,并表达了对这些真心帮扶自己的民建人纯朴的感激之情。
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民建重庆市委在行动。8月16日至19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市委主委沈金强率民建市委调研组深入渝东南,走进黔江区、酉阳县、秀山县就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高山生态移民、限时摘帽等情况进行调研,为我市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集智聚力。
渝东南地区是国家武陵山区重点扶贫地区,是我市生态保护发展民族地区。近年来,为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民建市委长期以来给予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智力扶贫、教育扶贫、医疗卫生扶贫等帮扶。
“公司+农户+土地+金融的扶贫模式值得很好的推广!”一到黔江,调研组冒着40度的高温,马不停蹄地深入到太极乡李子村全市十大扶贫项目的龙头企业重庆三东科技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进行现场调研,对贫困户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予以肯定。
“你家有几口人?是什么原因致贫的?有多少亩桑园?有几个养蚕大棚?去年收入多少……”在黔江区太极乡太河乡养蚕户、因病致贫的冉启明家,调研组深入地头实地查看新发展的桑园和蚕棚,提振脱贫信心;并在冉启明家的地坝召开座谈会,与贫困户嘘寒问暖,拉起家常,听取群众和镇村干部脱贫攻坚的意见。
“都说水市风光好,摩托跟着牛羊跑,手机铃声比蟋蟀噪,楼房彩电树上摇”。“树”指的是水市乡的烤烟,水市乡就是靠着烤烟这棵摇钱树脱贫致富的。水市乡位于黔江区西南部,海拔高度1229米,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日照相当充足。调研组驱车实地调研了水市烤烟、花卉、集镇赶场等乡村旅游扶贫情况,并对发展高山纳凉旅游提出了规划和促销上的建议。
在隘口镇,调研组顶着烈日,沿途实地调研市级水利重点工程隘口水库蓄水、农民饮水、产业进山、人口下山、凉桥小学民建教育扶贫、岑龙民建桥、倒马坎红三军红色旅游资源等项目。“只有做好产业扶贫,才能可持续发展。你们要守住这连锦苍翠的青山,让我们共同去引进产业进山。”在坪头组土家山寨的院坝会上,调研组与贫困户和留守老人促膝交谈,增强了贫困户的脱贫信心。
在秀山调研座谈会上,沈金强指出,要克服畏难情绪,树立打硬仗、啃硬骨头的精神和作风,务实推进,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要克服短期行为,不要搞运动式的脱贫,充分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发挥社会积极性,创造条件,授人以渔,提供就业机会,培养劳动技能,精准实施,攻坚克难,脱贫不是目标,共同致富才是目的,走向共同富裕,为全面小康而努力;要克服浮夸、造假行为,实事求是,注重政策,符合要求,为夺取扶贫攻坚全面胜利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