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9月0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黔江:为工业经济强“筋骨”

本报讯 “工业强区战略符合黔江功能定位,要坚定工业发展的信心,用好西部大开发和民族政策,把政策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市场优势。”8月24日,黔江区围绕“工业强区”战略开展政党协商,区工商联主席、重庆三磊集团董事长洪忠进在协商会上率先发言。

会上,区委常委、副区长粟永特,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陈飞宇,区委常委刘毅分别通报了上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业发展情况。党外代表人士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强区”战略谈体会、出点子、谋实招,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

“要立足‘生态保护发展区’和‘重点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稳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打造产业集群,清理‘僵尸企业’,淘汰一批不适宜项目,退出一批空壳企业、倒闭企业,收回闲置土地,盘活资源。”全国人大代表、黔江区天禹人农业发展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张楀直言自己的见解。

“部分倒闭企业不是‘死’在经营上,而是‘死’在资金上。”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黔江区委副主委代宗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工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大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和本土企业的培育力度,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民革黔江区支委主委张光平认为,要认真总结工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立足创新驱动、产业拉动,统筹做好工业园区产业规划,支持龙头企业、培植集群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救活民营企业,将困难企业“拉一把、送一程”。

……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全区经济发展的筋骨,要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区委副书记吴静表示,将认真梳理党外代表人士所提建议意见,分解到相关部门办理落实,努力推动黔江工业经济增量提质,建成渝东南工业核心集聚区和产业聚集中心。

(郑友向)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