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市委——
夯筑“平台”显担当
本报记者 邓永宏
通讯员 覃发军
搭上云南成熟的旅游产业快车,渝滇两地可否联合申请落地签,让停留时间从72小时变为144小时?带着这些思考,农工党重庆市委、农工党云南省委日前在渝就《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渝滇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进行调研,共同研究两地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和对策建议。
这是农工党重庆市委打造“形象好、作用大、影响力强的高素质参政党地方组织”,传递正能量,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片断。
发挥界别优势,担当政治责任。为了“联系界别群众有声音、服务改革发展有作用、巩固统一战线有影响”,农工党市委努力构筑、夯实了合作、协商、履职、服务“四大平台”。
合作平台:放眼国家战略
说到合作,离不开农工党中央与中共重庆市委合作的参政议政品牌。1998年9月,农工党中央与中共重庆市委共同签署《加强协作会议纪要》,双方合作18年来,在三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形成了大量参政议政成果。
在调研渝滇合作之前,农工党重庆市委就充分运用农工党中央和中共重庆市委合作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战略,年年见成效。
今年开展的《成渝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对策研究》,目前已形成调研材料,准备提交农工党中央。
去年,与农工党四川省委合作,形成《推动成渝城市群融合发展、打通“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关键节点》的建言材料,被农工党中央作为了集体提案提交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并作为农工党中央在该次会议上的大会发言材料。
最让人振奋的是2014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张高丽和汪洋在农工党中央报送的《关于深化内陆开发开放、推进两江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建议》上作出重要指示。这是农工党中央和中共重庆市委携手合作的成果,也是农工党重庆市委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协商平台:唱响界别旋律
8月2日,重庆市召开2016年政党协商第二次调研协商暨暑期谈心座谈会。“适应消费转型需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工党市委的建议掷地有声。
充分运用政党协商平台,助推“十三五”重庆深化改革和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发展,8月2日只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5年,在中共重庆市委召开《全面深化改革中长期实施规划》、市“十三五”规划建议政党协商会上,农工党市委根据前期深入调研,就“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出了23条意见建议,被市委市政府充分采纳吸收。
“十三五”时期,重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去与增”?如何有效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与土地资源保护?怎样建设好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农工党市委已经吹响号角,将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唱响界别旋律。
履职平台:跟踪关注“美丽中国”“健康中国”
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参加单位,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的重要履职平台。
盯住界别领域,为做深做强“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参政议政跟踪项目,农工党市委不放过政协大会发言、提案协商、专题协商、视察调研、社情民意信息等任何一个履职渠道。
加强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亟待完善……市政协全会期间,他们的大声疾呼得到市委书记孙政才、市长黄奇帆批示, 市环保局、市市政委进行专题研究落实。同时,《长江三峡库区“清漂”工作机制亟需改进》等一批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
长江黄金水道生态环境保护、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矿山建设、医养结合养老、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十三五”期间,农工党市委将持续关注这些“美丽中国”、“健康中国”项目。
服务平台:“同心基地”促“共享”
组织农业、医疗专家“送主意、送服务、送健康、送资金”,开展“医药惠民、医疗惠民、康复养老惠民、帮扶慰问”,农工党市委充分运用社会服务平台,集纳优势资源,打造社会服务品牌,在“同心基地”建设、帮扶项目协调、传统项目品牌、医疗医药惠民行动等集成性品牌方面探索了新的路径,促进改革成果“共享”。
近年来,他们为武隆县羊角镇争取项目启动资金600万元,为239名留守儿童捐赠学习用品,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开展慈善救助,在丰都县新建扩建村卫生室8所,举办“中医适宜技术暨乡村医生培训班”,培训基层医生200多名……
借助这四大平台,农工党市委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股正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正在一步步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实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