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10月1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精明的重庆老“吃货”

□ 作者 杨耀健

重庆本帮菜百菜百味,小吃众多,离不开市民的欣赏和厚爱。惟本埠的老食客不大好伺候,他们个个精明,善于将有限的钞票投入到无限的美味中。他们选择餐馆,犹如老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法。

从前的餐馆,食材多码放在临街或进门处的案板上。老食客来就餐,决不会立即叫菜,而是先仔细观察菜品。店家的鱼鳃是红是黑、猪头肉上的鬃毛打整得干不干净、冬瓜南瓜老不老、茄子豇豆长虫没有……然后瞟瞟店堂,地上光洁与否;再瞥瞥洗碗槽,若是脏碗筷成堆、苍蝇蚊子萦绕,则立马走人,若是干净的碗筷煮在大锅里,则立马加分。

老食客的鼻子尖,嗅觉特别灵敏。比如走到小面摊前,他们的习惯动作就是闻闻辣椒香不香,如果辣椒不是清早现炸制的,他们多半会拂袖而去。花椒方面,以茂县、汶川或遵义的为佳,其它品种闻不惯。店家熬制的猪油,是肥膘油,还是正宗的板油,他们的鼻子也能辨别。

做熨斗糕的,鸡蛋不可臭哄哄。做凉面的,切忌使用劣质菜油。做凉虾凉糕者,少来掺糖精。做烧饼者,隔年的芝麻慎用……

鼻子下面有嘴巴,老食客很爱提问:老板,你说你那个是土鸡,怎么脚爪爪是黄色?这条江团号称野生,而今眼目下正值禁渔期,你从哪里捞起来的哟?掌柜的羊排据说来自内蒙古,怎么嚼起来活像本地的山羊?你的老鸭汤上桌肥嘟嘟,一咬一包糟,恐怕既非土鸭也非老鸭吔。还有你那个牛肉,明明是水牛嘛,你赌咒发誓说成黄牛。你的肉丸子筋筋吊吊,哪是什么眉毛肉哦……

所谓切,就是分析推敲的意思。老食客最关注上座率。正餐时刻,有的馆子外表简陋、设施一般,却是人山人海;有的馆子装修豪华、灯火辉煌,侍应生站成一排,却门可罗雀。老食客总是直奔前者。餐馆顾客多,说明或是菜品味道巴适,或是价格公道,或是分量旺实,或是独门绝品。最起码用餐人数多,食材不会积压,保证可吃到新鲜东西。而那些冷清的馆子,不是残酷盘剥顾客,就是味道差,陈菜多,到口的食物难称鲜美。

文人食客掌故多

抗战时期大批文化人来重庆,掌故不少。

郭沫若在军委会政治部任厅长,说起来按月关饷,其实收入相当微薄。他请客老是挑选通远门内金汤街的一家小餐馆,那里的牛肉面资格道地、余韵深长。久而久之,店家得知他是大文豪,请他留墨宝,他欣然题写“星临轩”三字,该店遂美名远扬。

老舍好客,每有朋友上门,聊完抗敌文协的公事,他总要热情挽留说:“我最近发现一家小馆子,炒菜很不错,咱们一道去品尝吧。”他去的餐馆,以北方味和面食馆为主。

梁实秋属于美食家,他在《中央日报》编副刊,时常出没于上半城的餐馆,愉快地吃到不少好菜,店家也赚了他不少钱。

张恨水在《重庆旅感录》中写道:“渝市大小吃食馆本极多,几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客民麇集之后,平津京苏广东菜馆,如春笋怒发,愈觉触目皆是。大批北味最盛行,粤味次之,京苏馆又居其次。且主持得人,营业皆不恶。”

田汉在日记中写道:“留香园雅洁可爱,只卖下酒的菜如花生米、豆腐、皮蛋、牛肉干之类。”可见《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闲来也喜爱小酌两杯。

茅盾在《雾重庆拾零》中写道:“重庆市大小饭店之多,实足惊人。花上三块钱聊可一饱的小饭店中,常见有短衫朋友高踞座头,居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中山装之公务员或烂洋服之文化人,则战战兢兢,猪油菜饭一客而已。”

重庆餐饮业发达,大小馆子林立,惟因鱼龙杂混良莠不齐,使不少顾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去。吃饭自古乃国人大事,所以请别埋怨老食客挑剔,大家挣点钱都不容易,店家做事要对得起天地良心。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