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10月2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狮舞:八米高台上的坚守

□ 本报记者 程卓 文/图

高台狮舞

高台狮舞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民间最具特色的体育与舞蹈相结合的表演艺术,已有约150年历史。

高台狮舞最核心的部分是空中表演。用方桌搭台,最少7张,一般15张,多则24张,极限达到108张。高台狮舞表演者身披长约2米的彩绘狮子,在导引师的引导下,在锣、大鼓、小鼓、钹、铰等乐器的伴奏中,从第一层开始,层层上升,直达“一炷香”。在各层表演时,狮子要穿过每一张方桌。在“一炷香”上要进行玩狮子和立桩表演,惊险刺激。

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狮舞(高台狮舞)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36张定制方桌,搭成宝塔式,两位舞狮人和一位领狮人同时登上这座由桌子搭建的8米高台,在四只直径为1.8寸的桌腿上表演,单腿站立、行走或双腿紧紧缠绕桌腿完成缠绕险柱、悬天顶等悬空的惊险动作。作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是彭水高台狮舞最危险且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师父给徒弟“开工资”

“有工钱没得哟?”“免费演出啊?”两次用于宣传需要的拍摄,因没有报酬,高台狮舞学员们不太愿意表演。为了安抚徒弟们的情绪,身为师父的唐守益自掏腰包,给他们开起了“工资”。

唐家班传至第六代,师父给徒弟“开工资”的情况尚属首例。每人一百元,两次拍摄共两千元的“工资”,全是唐守益拿自己的积蓄来填补。“没办法啊!没有报酬徒弟们不愿意上高台表演,宣传片就没法拍。”

唐家班从第一代起,师父收徒就不收取任何费用,一门心思只管把这项技艺代代相传。而唐守益本人,从1966年开始收第一批徒弟,到如今已是第五批。五批徒弟,唐守益没有收任何人的费用,还时常包伙食,给他们添菜加饭。但是因为家庭生活压力,很多徒弟学会之后都离开了唐家班,选择外出务工。只有63岁的李仕德从成为唐守益第一代徒弟开始,一直待到现在。

虽自掏腰包给徒弟“发工资”,但唐守益想得开、想得远:一直在彭水县城表演从未走到重庆主城的高台狮舞,需要更多的宣传,才能让人知道这个藏在高山深谷里的精彩项目。

“孤岛”上演绎惊、奇、险

75岁的唐守益16岁开始学高台狮舞,从最初的小跟班,到后来玩狮头上8米高台,凭借悟性、柔韧性、良好的腰力腿力,以及身体平衡力,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前提下,上到高台表演各种惊险动作,至今从未出过事故。

2008年之后,唐守益就不再上高台了。没有安全措施保障的高台狮舞惊、奇、险。唐守益在高台上收获过无数掌声,退到台下后,曾经顾虑不多的安全问题,反而时常挂在了心上。

用技艺搏掌声靠的都是真功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用在高台狮舞上一点不夸张。在两三层楼高的高台“一柱香”上表演,仿佛处于一个“孤岛”。没有安全措施,也没有外人的协助,表演舞狮的三人,需要长久磨合训练的默契。“在最高处表演时,三个人的呼吸都需要保持一致。”唐守益说。

从桌子数目、搭台方法到高台稳固性等各个环节,唐家班自有一套诀窍。“彭水县20多个狮舞队,没有一个队伍能上得去这么高。”这是唐家班引以为傲的真本事。

表演之前,徒弟毛云锋负责站到顶层桌子腿上,用腿部力量摇晃桌子来判断高台的稳定性。“如果所有桌子都在摇晃,高台就算搭好了。如果有一张桌子没有摇晃,表演就有危险,就得重新搭。”这项准备工作直接关系到表演人员的安全,唐守益和徒弟们从不敢懈怠。每次都是毛云锋从上至下观察,唐守益带队站在地面,从下至上观察。

班子有了定心丸

作为唐家班里年龄最小的徒弟,18岁的毛超已经跟着师父唐守益学习了两年。在他眼里,唐守益除去师父的身份,更像自己的爷爷,“我们的家都离得不远,可以说他从小就是看着我们长大的。”

外地学武3年回来后,毛超就拜师学习高台狮舞。有演出的时候,就跟着师父、师兄们去表演,所得演出费是唐家班主要的运转经费。不固定的收入来源,尚未给未成家的毛超带来任何压力,但是对早已成家有小孩的毛云锋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迫切。家庭生活的开支扛在肩上,毛云锋说自己也想过外出打工挣钱,但是学了这门技艺,丢了又不舍。今年6月,唐家班在彭水蚩尤九黎城驻点安定下来之前,毛云锋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打工,只为了有活动邀请班子时,他也可以上场。

确定在九黎城定点表演后,受演出邀约而四处奔走的唐家班算是定了根。有了固定的舞台,有了稳定的收入,大家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对徒弟们的生活也是一个保障。”唐守益说。“有固定收入,且能通过给游客表演,将高台狮舞传递给更多人,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

除了传授技艺给徒弟们,唐守益还想方设法给高台狮舞找延续的根苗。

高台狮舞是一项舞蹈与体育相结合的表演,对于有武术功底的孩子来说,学习起来会更容易一些。于是,唐家班就拎着狮头和桌子,去到当地文武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寒暑假,一些家长还会带着小孩来学习。唐守益总是劝说自己:能多一个孩子愿意学,也就为高台狮舞多添了一个苗子。“就算他们只把这个作为兴趣爱好,或者锻炼身体的运动,他们愿意学,我就愿意教。”

现在,有了当地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唐家班相信,这门在清朝就已盛行、拥有百年历史的高台狮舞技艺一定能够传承下去。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