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小巷·新客厅
□ 作者 何 莉 文/图
一张张充满笑意的脸庞、一幅幅形象逼真的旧影、一间间崭新气派的客厅……张贴在十八梯围墙上的近千幅照片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市民和原十八梯老居民前去欣赏,追寻那逝去的日子。
国庆前一天,笔者来到十八梯,看见梯道两旁的围墙上已经贴满了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大型照片,为这个曾经的繁华老街增添了不少文化元素和淡淡的乡愁。
“第一组照片,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五年前彭宗耻、谢素英老两口刚过金婚,特意去影楼拍了一张艺术照,在低矮破旧的小屋里显得格外打眼。然而这次,他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两张并排一起的照片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十八梯居民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
在照片的旁边,主办者用《十八梯·新客厅》说明了照片的来历:是利用影像进行的一次尝试调查,我们在十八梯居民迁居最为集中的三个小区,随机抽样了一百个家庭,以相对固定的视角拍摄了这些新居的客厅。
在霏霏细雨中,笔者来到回水沟,与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擦肩而过,他们被眼前的照片吸引,争相按下快门,将那一幅幅旧时图像定格在相机里。
“围墙上的照片共有1000多张,其中,过去十八梯的老照片有300多张,表现搬走的老十八梯人现在生活的《新客厅》100幅,其余就是老居民的个人照片。”渝中区十八梯改造指挥部负责人介绍。“把它们做成大幅照片放在正改建的十八梯,装饰成围墙,就是为了让经过的人和特意来看十八梯的人能知道这个地方过去的样子和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现在的生活状况。”
“以前我们一家三代挤在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里,没有厕所、厨房,太不方便了。现在搬走了,又有点想念这住了60年的老地方,回来看看还是觉得很亲切。”一位张姓老太太说。“谢谢摄影者,用这么珍贵的照片,让我们老住户们又看到了从前十八梯的模样。”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