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锄心灵的“杂草”
微观点:
时常洗涤心灵,做到心无杂念,为官方能清正廉洁。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为了有个好收成,要经常去田地里除掉禾苗周围的杂草,以利于农作物更好地生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心田”,种着心灵的“庄稼”。 要想心灵的“庄稼”生长得好,就要常锄心灵的“杂草”。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常锄三种“杂草”。
要常锄“自傲草”。心里长有“自傲草”的人,往往骄傲专横、自以为是,在群众面前摆架子,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殊不知,这样的自傲只会让自己在群众路线上渐行渐远、失去民心。作为领导干部,无论官大官小,都是人民的公仆,要时刻铭记自己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要时刻发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样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得到群众的尊敬。
要常锄“贪婪草”。“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心里若长“贪婪草”,一则得寸进尺,继而贪得无厌,再而欲壑难填,最终身败名裂。近年来,不少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一步步滑向腐败的深渊,病根就在于贪婪。“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中央铁腕反腐的决心,绝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领导干部要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把住清廉自守的每道关口,坚守党纪国法的底线,真正做到淡泊名利,洁身自好,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
要常锄“权欲草”。 权力能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堕落;权力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权欲草”一旦在心田滋长,就会导致公权力被滥用,以公权循私情、拉关系、结帮派,让公权力异化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手中或多或少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面对人民赋予的权力,一定要常怀敬畏之心,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正确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切不可把公权当私权、把职权当特权,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心灵是一个比较容易“蒙尘长草”的地方,若不勤除勤扫,必积“污垢”、长满“杂草”。因此,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常性地对内心滋长的“杂草”进行修剪和清理,切实拿出“时时勤除草,除草必彻底”的精神和毅力,斩根断源,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这样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