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11月0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圣旨也会不管用

□ 作者 王东峰

总以为古时候的皇帝,金口玉言、说一不二,他想怎么整人就怎么整人,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看了史书中的一些记载,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很多时候,皇帝的圣旨也不管用。

《汉书·王嘉传》记载:汉哀帝宠幸董贤,打算封董贤为侯。王嘉当时为丞相。汉哀帝先派人拿着诏书给丞相看,却遭到王嘉的反对,他认为哀帝加封董贤的做法既不合法也不合理,于是将诏书退还回来。

唐宪宗时的河东节度使王锷,贿赂宫中近臣,想兼职宰相。唐宪宗就发了一道“锷可兼宰相”的密诏至中书门下省。时任给事中的李藩看过诏书,取笔将“宰相”二字划掉,告诉属下:这绝对不行,随即将宪宗的诏书退回。

唐宣宗时的宰相李回是唐朝宗室,因为执法错误,先被贬为湖南观察使、潭州刺史,后又被贬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但仍有一些官员认为宣宗对李回的处罚过轻,于是将其诏书退回。无奈,唐宣宗只好又将李回贬至极为偏远的广西贺州任刺史。唐宣宗《贬李回贺州刺史制》说:我前几天将你贬为太子宾客,但给事中却将我的诏书退回,说我责备你的话语很重,但贬官的力度太轻,朝野喧嚷,认为我处理不当。现在将你贬为贺州刺史,这都是你咎由自取,我也无法袒护你!

唐懿宗想将乳母楚国夫人的女婿任命为夏州刺史,当时的给事中李汤认为不当,于是将其诏书封还。唐懿宗无奈,给李汤写了一封信说情,低声下气地恳求,这就是《答给事中李汤封还旧诏》:我年幼丧亲,如果不是楚国夫人养育我,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知道这事不合法典,恳请你能通融一下,以后不能以此为例就行了。

据南宋周辉的《清波杂志》记载:宋仁宗时,后宫许多嫔妃们很久都没有晋封了,就经常向仁宗提出请求。仁宗回答说没有先例,朝廷中的大臣们不会同意。有嫔妃说:皇上出口便是圣旨,您要是批准了,让大臣们办理,谁还敢违抗?仁宗笑着说:你若不信,朕就试试看,为你下一道圣旨。果然,大臣们回答说没有法令根据,于是圣旨也就作废了。后来,又有些嫔妃请求仁宗下旨让她们晋升,仁宗明知道办不成,但还是煞有介事地拿纸写了一道圣旨,大意为:某甲现在某官,可特升某官;某乙现在某官,可特升某官。嫔妃们得到仁宗的亲笔圣旨,一个个欢天喜地,谢恩退去。可是到发薪水的日子,当她们拿着仁宗的亲笔圣旨请求加薪时,有关部门却不肯照办。嫔妃们气坏了,集体到仁宗面前去投诉,甚至有人当着仁宗的面把圣旨撕了,说:原来这不管用!大度的仁宗一笑了之。

皇帝的圣旨也不管用,背后的原因,是这些皇帝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法律、权力的敬畏,对社会公平、公正秩序的尊重。现在一些单位领导不合法理的“圣旨”之所以能畅通无阻,归根结底,一方面是他们太高看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认为自己可以一手遮天独断专行;另一方面,则是属下的脊梁骨太软了,挺不起腰板行使监督权。所以,聪明的领导,应该工作清廉,依法用权,以免身败名裂;相关的审查监督部门,也应该抬头挺胸,依法监管,免得害人害己!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