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11月0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拥抱智慧城市

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2012年12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先后出台《重庆市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关于推进智慧城管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11月2日,市政协四届第五十五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统筹 信息惠民

智慧城市建设热潮背后,还存在怎样的隐忧?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牵头组成的调研组在走访了相关市级部门、试点区县和通信企业后,梳理出热点难点问题,并合力探寻破题路径。

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协调力度不够,难以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怎么破?委员们建议,成立我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及专门办公室,统一协调相关工作;全面梳理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资源目录,制定我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图;以广大市民的切身要求为导向,全面整合惠民信息平台及相关服务资源,使广大市民轻松享受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

智慧城市建设基础相对薄弱,网络资源过剩和资源盲区同时存在,怎么破?委员们建议,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专用网络建设,加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建设,继续推进宽带“提速降费”工作。“努力使重庆成为全国带宽最宽、网速最快、资费最低的地区之一!”委员们代表民众发出呼声。

“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市民对‘提速降费’的获得感,提升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打造全国一流的互联网产业高地。”专题协商会上,副市长陈绿平对政协建议的积极回应,令委员们倍感欣慰。

智慧社区 共建共享

通过建立“社区e家”、发行“社区卡”和智慧网格化管理等方式,用网络联系千家万户,使社区居民在“吃、住、行、游、购、娱、健”等方面得到实惠和便利,这是渝中区石油路街道智慧社区让人耳目一新的面貌。而在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副主任吴胜宇看来,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社区的建设除了试点区县的积极探索,更需要在社会层面大力宣传推广,推动全民参与。

他认为,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沟通,还有很大一部分社区居民认为智慧社区建设是政府部门的工作,居民只是受众而不是建设参与者,导致有些智慧社区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不被理解,甚至存在阻碍。另一方面,智慧社区建设压力较大,单凭政府投入远远不够,如果不能有效引入社会和市场主体参与其中,势必会造成工作推进困难。

“智慧社区建设的基础是社区居民,建设的成果最终也由社区居民共享。”吴胜宇强调,要加强对智慧社区建设的宣传推广,使各部门与群众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调动全民参与的活跃性与积极性。同时,还要进一步推进相关体制机制创新,大胆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多方联合智慧社区建设模式,真正做到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市场运作、智慧共享。

智慧照明 路灯先行

市政协委员裴小红没有想到,她在协商会上提出的关于智慧照明系统开发和建设的建议,不但引起与会委员的共鸣,也得到副市长陈绿平的关注和回应。

让路灯也“智慧”起来,是裴小红就“智慧城市建设”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她说,路灯作为最密集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最理想的互联网接入端口的载体,也是分布在城市中最广泛、最均匀的物联网,“依托城市大量的路灯,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的系统建设,是最有效的载体”,她对焕发这一庞大基础设施的新活力新功能充满信心和期待。

裴小红建议政府加大推动智慧照明系统建设的力度,不断改进智慧照明系统商业模式的设计,通过宣传,增加智慧照明系统建设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同时提升社会公众对智慧照明的重视程度。她还强调,对于智能照明产品还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做到因时因地优化使用。

“路灯的管理需要地方性标准”“路灯的建设今后可以大量运用智慧照明系统”……在陈绿平的回应中,裴小红仿佛看到智慧照明之光已在不远的前方闪亮。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