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11月1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让残疾孩子随班就读

民进市委建言完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

“近日,民进中央特殊教育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听闻民进界别的委员又围绕这个主题在11月8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作了发言,我们感到很振奋!”民进重庆市委专职副主委黄硕高兴地告诉记者。他说,教育领域是民进参政议政的重点领域,民进市委长期关注教育,对特殊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并开展了深入调研;民进中央的专题研讨会上,民进市委也提供了关于完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针对性建议。

重视特殊教育,是体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重庆市政府于2014年11月印发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委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推进重庆特殊教育发展。近两年时间过去了,重庆市特殊教育现状如何?从今年四月开始,民进市委组织课题调研组陆续赴市教委和渝中、荣昌、江津、奉节、黔江、秀山等区县,开展重庆市特殊教育现状专项调查,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目前,重庆市36个区县有特殊教育学校37所,基本上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区县独立设置1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全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为90.3%,部分区县基本实现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全覆盖”和“零拒绝”。“布局基本合理,入学率有所提升,保障能力增强,初步形成较完备的特殊教育体系,尤其令人高兴的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课题组负责人、民进渝中区委副主委李志辉评价道。他特别强调教育方法改革上凸显的亮点,“如渝中区完善随班就读工作机制,加强随班就读实验,成为全国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

但调研组发现,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仍然不够完备。各区县义务教育阶段虽然有一定数量的随班就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但只有渝中区等少数区县在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普校建立了残疾教育资源教室,培训随班就读班级任课教师,组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并选派特教教师巡回指导本区随班就读学校的特殊教育教学。只有荣昌、奉节等少数区县开展特教教师巡回指导随班就读学校的特教教育方法。“绝大多数区县并没有真正开展随班就读服务。”李志辉为之十分担忧。他认为,随班就读是特殊教育的主体,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大对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将推进“随班就读”纳入《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工作目标,让残疾儿童少年从“有学上”适时向“上好学”转变,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学段衔接不畅也是调研组关注的问题。调研发现,目前接受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的残疾生数量太少,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衔接教育、初中和高中阶段衔接教育几乎为零,各区县对小学与初中之间衔接教育重视不够。建议明确定位,错位发展,积极探索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试点学段衔接,与高校联合,分类选择试点学校开展学段衔接研究与实践,服务残疾生长远康复和终生发展。

调研组还了解到,除市第九人民医院参与北碚区特校康复医疗教育外,其他区县医疗机构基本上没有配合特校特殊教育的活动。因此,他们建议,要重视医教隔离现象,大力开展医教结合,明确相关医院对残疾学生诊断、指导、个别化康复训练等方面的责任,并将其纳入医院评级的标准。

针对送教上门容易陷入有名无实的情况,民进市委还建议,积极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将未入学的重度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纳入学籍管理;在主城区送教到学生,在区县定期分片送教到家长,指导家长开展康复训练和教育。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