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市政协委员视察团第四分团开展年度视察
陈贵云一行视察大足区新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区
本报讯 (记者 黄笛森/文 卢俊西/图) 11月9日,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率市政协委员年度视察团第四分团来到大足、潼南,就两个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开展视察,并围绕推进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建言献策。
去年,我市确定了大足和潼南等6个区县作为全市首批新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区,潼南更是作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两区分别围绕开发计划、“增产增收增效”目标,按照“水利化、机械化、便民化、产业化、生态化、长效化”标准,继续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加强科技投入并创新监督管理,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努力打造农综精品和全市样板。
在大足区铁山镇古坟坝,委员们走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和十里葡萄文化长廊,看到集中连片、形状规整的田地,“三横五纵”整齐排列布置的水渠和硬化道路。在得知大力推广综合集成技术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后,委员们十分高兴,认为这些都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做了很好地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推动全市千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来到潼南区重庆科光种苗有限公司,委员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智能育苗温室大棚,看到通过新型蔬菜导管技术嫁接后,抗病性强、产量多的优质茄子苗长势健壮,委员们感到振奋。农业科技化含量的大大提高,使他们对农业发展的前景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委员们还来到集蔬菜“良种展示、科学研究、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潼南绿蔬菜博览园,了解了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的阳台蔬菜种植品种等,感受到农旅融合的新发展。
“要加强拳头性农产品的打造,提升品牌效应”“要从基地建设、产品开发、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开发”……座谈会上,委员们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积极建言。陈贵云指出,大足和潼南两个区的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模式创新,各方联动,使农业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初见成效,农业综合效益也有所提升。建议在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要继续将功能和效益更好结合,节约成本,延长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陈贵云还指出,规划要因地制宜,注重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