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11月1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南方局的后勤供应

□ 作者 杨耀健

《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共方面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出版的报纸,它报道真实、立论公允,积极推动抗日救亡和民族解放运动,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但是,搞一党专制的国民党当局,对该报不仅采取邮检、审查、扣押等卑鄙手段进行压制和破坏,还威胁纸商不准在重庆纸业交易市场卖纸给《新华日报》,妄图使之自行关闭。同时,他们又一再提高油价,蓄意向经费拮据的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施加压力,妄图减少来往于延安、重庆之间的车辆和人员。

这样,解决后勤供给,保证《新华日报》的正常出版和八路军办事处的汽车用油,就成了当时与国民党顽固派作斗争的紧迫任务和使命。

周恩来主张自力更生,提出要自办纸厂、燃料厂。

深山办纸厂

1940年秋,《新华日报》报馆派出刚从新四军来的苏芸、王帮藻,并抽调荣县县委书记谢世荣组成工作组,以商人身份下乡选择厂址。他们跋山涉水,先后去到川东的梁平、大竹、邻水、铜梁、广安等县勘察,最后选定广安丁家坪。那里有一块平坝,三面环山,一面是悬崖峭壁,地形隐蔽,加上林木茂密,造纸原料充足,条件十分理想。

经过与当地士绅多次打交道,地下党在广安县城小东街成立了“蜀光股份有限公司”,聘请化工专家李可极任总工程师,为纸厂制造纯碱,以供造纸之需。而在古木参天的深山里,一家红色造纸厂悄然开工投产,第一批土纸生产出来那天,山谷里一片欢腾。

然而,更麻烦的事情还在后头。那就是如何设法将成吨的纸张平安地运往重庆化龙桥畔的《新华日报》印刷厂。须知,沿途关卡林立,华蓥山一带还常有土匪出没。

地下党有地下党的办法。

党组织与在重庆立信图书用品社工作的地下党员褚度凝取得联系,通过他与该社达成协议:由广安纸厂长期向该社提供纸张,而由该社出具有关证明文件。因当时日军封锁滇缅路,陪都纸张奇缺、供不应求,立信图书用品社一听便喜出望外,马上答应签约。

于是,丁家坪纸厂所产纸张,经包装后盖上“重庆立信图书用品社”的大印,堂而皇之车载船装,直发山城。虽沿途屡遭国民党军警宪特盘查,但因手续齐备,又是合法的商业贸易,所以无懈可击畅通无阻。

不过,土匪对携带大批现金的交易威胁极大,有一次就差点出事。于是,常驻广安县城的苏芸等人,又委托当地党员杨玉枢去打通社会关节,由“袍哥”大爷张晋昌担保,从重庆办理的汇票可在广安“安泰钱庄”兑现,而不必再用惹人注意的大麻袋装运现钞上路。

1941年夏,国民党当局一手制造了广安“河东惨案”,杀害了爱国进步人士郑启和,其旧部大队长白家和被迫落草为寇。杨玉枢又利用各种关系,与白家和订立友好和约,请其负责沿途安全。从此,这一地区的土匪虽四处杀人越货,但纸厂的物资或现金汇票过境,全都安然无恙。

自制土汽油

中共南方局屹立在山城,就像暗夜中的灯塔,吸引了众多民族精英和莘莘学子,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要求去延安,而那时延安也需要各种专业人才。因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车队,每月都要往来于渝、延之间,既运人,也运宋庆龄领导的“保盟”为边区提供的物资。另外,办事处日常办公用车,也要不断消耗油料。

解决汽车用油的任务,最后落到以教师职业为掩护的老党员李嘉仲身上。1942年春,李嘉仲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与赵君陶、杜贵文、陈野萍等人一起,以发展实业为由,在重庆远郊黄桷镇创办了北碚炼油厂,用酒精和植物油为原料试制汽油代用品。万事起头难。在一无技术资料,二无专用设备的条件下,他们只好土法上马,边干边摸索。

李嘉仲等人使用无水工业酒精加蓖麻油,按一定比例倒入量杯搅拌,经过滤和静置,然后输入汽车油箱。实验中发现,酒精燃烧产生的热能比不上汽油,导致发动机温度较低,燃烧不充分,使部分燃料碳化,容易损坏发动机。于是他们修改比例,并多次过滤。最后制成的燃料虽不能完全替代汽油,但可以添加到汽油中,减少一部分汽油的用量,他们称之为“土汽油”。

终于,土汽油驱动了八路军办事处的大卡车,虽是不如洋油,但汽车跑起来照样欢快,不知有多少向往延安的青年搭乘着大卡车踏上了新的征途。

有些事是应该忘记的,诸如台上台下、个人恩怨之类。有些事却是不该忘记的,诸如在消逝的岁月里,有那么多志士仁人,为了崇高的信仰,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人们将牢记这一切。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