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边故事多
□ 作者 喻庆 王粲
刘家坟、堆金村是老沙坪坝人熟知的地名。而对于这两处地名的来历,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不久前,笔者来到双碑的嘉陵江边,一路走来,挂榜山、堆金石、刘伯高墓一一映入眼帘。与此同时,笔者也听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据说,刘家坟、堆金村的来历便与其有关。
刘伯高身前与巴渝名人杨沧白,同盟会会员、国民党陆军上将、四川代省长但懋辛,以及熊克武等多有交集。在刘伯高墓前,笔者看到,一座三米来高、约十米宽的墓碑上刻有三副楹联,均为但懋辛所书,其中有联曰:“石号堆金山名挂榜,合教富贵荫儿孙。性存游侠行式乡閭,不独声华传货殖。”
一位老人告诉笔者,刘伯高身后葬在离沙坪坝18里处堆金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当地人称之为刘家坟。嘉陵江在堆金村前先由东向西,再转向东北,然后汇入长江,与刘家坟成环抱之势。山前有块巨石,人称堆金石,堆金村由此得名。附近还有座挂榜山,相传曾有人中举挂榜于此而得名。“刘家坟一带过去就是刘家的产业,整座山上就这一座坟。”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笔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虽然刘伯高的事迹不详,但其祖上却与我国一大奇书有着关联。
据传,刘伯高的先祖是明代状元刘若宰。明朝天启五年,刘若宰第五次参加科举考试,应试未中之后,便在京城里租了一间客房,准备长期客居。一个偶然的机会,刘若宰在坊间得到一本叫《金莲传》的书稿,于是他花了两年时间重新整理加工这本书,并且把书名改为《金瓶梅》。据说这就是后来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小说《金瓶梅》的雏形。而后,在崇祯元年的那一年科举考试中,刘若宰中了头名状元。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