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2月0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4

走亲戚

□ 作者 蒋兴明

每到过年的时候,也是家家户户忙碌的时候,当然也是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候。亲戚们互相往来,家长里短,谈往事,描未来,实在快乐。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过年走亲戚。穿上新衣裳,穿上干净的鞋袜,心里好欢喜。说起走亲戚,更是乐开花。

农村出生的我,亲戚们多半在农村。有的亲戚住在山坳里,有的亲戚在半山腰,有的亲戚在河边。无论远近,每年至少走一次。一家人,提着白糖、瓶装酒兴致出发,如果去的那个地方有几户亲戚,就得用背篓背着礼物走。

走亲戚,离不开一个“走”字。上坡下坎,过沟过桥,走一程,再一程。寒风吹来,不寒冷;雪花飘来,也不冷。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户亲戚在二十里地外,中间要经过五道沟,下两座山,还要经过一段陡峭的小路。其它的那些路,在我看来,就不算什么路。把那五道沟过完,亲戚家就不远了。有一回,我和家里人午饭后出发。因为刚下过雨,道路湿滑,还寒风刺骨,所以我们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十分困难。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只能向前。到亲戚家时,天已黑了,我有想哭的冲动。但当我洗一把热水脸,吃上亲戚做的热腾腾的面条,看到亲戚乐呵呵的神情时,疲惫便烟消云散。然后,我们围在火炉旁烤火,讲一些不着边际的事。大家兴致勃勃地讲,专心致志地听。人间最温暖、最温馨的场景莫过于此啊!

亲戚要走才亲,越走才越亲。再远的亲戚也是要去的。去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家,就得翻一座又一座山,过一个又一个村庄。早上出发,傍晚时才能抵达。抵达的那一刻,亲戚那个“亲”呀,真的无法用言语表达。

而当我们要离开亲戚家时,亲戚们往往是你叮咛,我嘱咐。在通讯工具贫乏的年代,万千不舍呀,那种离别才叫真的离别,那种感伤才叫真的感伤。但是亲戚的那份情,亲戚的那个好,却会长久地铭记在心上。

我们走的那些路,亲戚们也会走一遍。我们带去一包白糖,亲戚们会送来一把面条;我们带去几斤酒米,亲戚们会送来半袋花生。就这样,我们年年走,不厌其烦地走,我们把走亲戚看得很重很重。

现在,我的那些亲戚,有的老得不像样子,有的已离开了人间。其余的那些亲戚,纷纷把家搬到了镇上,安到了县城。即或还有几户亲戚在乡下,也是公路通到了家门口。车去车来,再也不用踩着稀泥、踏着积雪,提着背着或扛着大包小包去走亲戚了。那种用双脚走几十里地就为传个口信、送个祝福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但我想说,过年走亲戚,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一定要走。走下去,路才会越来越明朗;走下去,路才会越来越宽敞。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