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3月0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2017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版面翻页
2017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1

徐松南在全国政协会议小组讨论会上呼吁

让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落户重庆

本报北京讯 (记者 彭世祥/文 龚伟/图) 3月6日上午,市政协主席徐松南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中共一组小组讨论会上呼吁,支持重庆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讨论中,徐松南畅谈了自己对政府工作报告的体会,他认为,报告对2016年工作回顾客观全面、条理清晰、令人鼓舞;对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切中要害、让人清醒;对2017年工作部署思路明确、措施有力、催人奋进。报告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要求,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

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平衡、兼容发展,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对此,徐松南认为,军民融合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国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重庆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要求,结合重庆实际,高度重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

他从重庆军民融合的历史背景和战略地位出发,列举了三大基础优势。一是区位优势突出。能够为设立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二是产业基础扎实。重庆作为我国军工重要科研生产基地和汽摩、船舶、大型设备等科研与生产基地,现有一批军工企事业单位,还有一批民口企业获得参与军品配套的保密和生产资质。三是政策人才支撑。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了重庆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等。

徐松南提出四方面呼吁:

第一,支持重庆建设军民融合创新载体。一是支持重庆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利用重庆两江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优势,支持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同时,支持若干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形成“1+N”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二是支持重庆打造军民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共享研发平台,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支持重庆建设军民融合创新服务平台。

第二,支持重庆开展军民深度融合创新改革试验。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采购制度,开放科研设施。创新国防科研组织力量,充分利用国防科研机构和科技资源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投融资基金等多元化投资方式,开展有关资格认证的改革试点。

第三,支持重庆构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体系。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突出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力争在云计算、石墨烯、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取得突破。

第四,支持重庆提升国防保障能力。支持提高装备物资承制能力,推进军队后勤保障和物资采购社会化。吸纳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应战应急能力建设,优化经济动员力量结构,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单位建设专业化的经济动员中心。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