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4月0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扫墓烧纸钱源于何时?

□ 作者 赵柒斤

现代人清明扫墓,一般都会神情肃穆地完成磕头敬香、跪拜洒酒、坟头挂“钱”和墓前烧纸钱等程序。“纸钱”,即“冥币”,无疑是清明扫墓最重要的道具之一。正如唐代诗人王建和张籍所言:“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那么,坟头挂纸钱、墓前烧纸钱的习俗又肇始于何时?

唐封演笔记小说《封氏闻见记》卷六“纸钱”条谓:“今代送葬为凿纸钱,积钱为山,盛加雕节,舁以引柩。”他引用《史记·酷吏列传》:“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断定“纸钱源于汉代瘗钱(陪葬的钱币)。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文人转引,封演的“纸钱源头说”便成定论。而河南洛阳发掘的东周早期墓葬中出现的大量贝币,则说明钱币殉葬的习俗早在商周时代就有。铸币替代贝币后,殉葬在用真金白银等的同时,模仿真币的冥币便开始大量出现,模拟真币的材料有泥陶、铜铁等。所以封演又说:“率易従简,更用纸钱。纸乃后汉蔡伦所造,其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今自王公逮于匹庶,通行之矣。凡鬼神之物,其象似亦犹涂车刍灵之类。古埋帛金钱,今纸钱皆烧之,所以示不知神之所为也。”

按理说,“纸钱”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纸张的产生、纸币的流通。而东汉蔡伦发明的“蔡侯纸”是在元兴元年(公元105年),据史书记载,作为极珍贵书写工具的纸张“飞入寻常百姓家”,应是400年后的南朝宋境内的事。于是,有传说纸钱源于东昏侯萧宝卷(南齐第六个皇帝)的“剪纸为钱”,但正、野史均无记载,可信度极低。而考古发现的纸钱是公元550年左右。所以,纸钱出现的时间应该在公元500年前后,也就是南北朝中叶以后。由此推断,葬礼和扫墓时焚烧纸钱首现时间也应是南北朝中叶,至于坟头挂纸钱的历史可能更早一些。

众所周知,民俗的基础是民众生活。封建社会“鬼文化”的流行,让厚葬成了风俗。厚葬对钱物富裕的权贵阶层不是问题,但平民百姓害怕“因死害生”,不得不用模拟钱币的“纸钱”代替真钱陪葬,这也许才是冥币产生的源头。宋代以后,“纸钱”不仅在民间葬礼中普遍使用,就连皇家葬礼中也出现了“纸钱”。而焚烧“纸钱”与佛教魏晋南北朝后入中土有关。“纸钱”的产生和运用,我们从中看到了文明的演进:人们意识到人鬼殊途,陪葬的实物被模拟的明器所代替,这何尝不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跃进和物质文明的一大进步!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