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提案管住畜禽养殖“出口”
本报讯 “我们村在城郊,属于畜禽养殖的禁养区,不能大规模养殖畜禽,以免造成面源污染。”3月27日,在荣昌区万灵镇沙堡村,该区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科科长莫太斌利用社员大会的机会,向村民们宣传、普及环保知识。
沙堡村紧挨荣昌城区和国家4A级景区万灵古镇,再加上濑溪河川流而过,被环保部门划定为畜禽养殖禁养区。而对于莫太斌来说,主要任务就是利用自身优势,对周边群众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进一步减少畜禽养殖面源污染,保护好生态环境。
“通过我们的宣传和普及,像沙堡这样的城郊村村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极大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莫太斌介绍说,这样一份“成绩单”的背后,是荣昌区政协农业委一纸提案促成的一件大好事。
“荣昌是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核心区,也是全国最大的仔猪生产基地、重庆市畜牧养殖大区,常年畜禽粪便产生量近95万吨,对环境承载力形成了极其严峻的考验。”荣昌区政协农业委主任雷作伟介绍,政府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管住了“进口”,“出口”却相对弱化,因此,必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政协农业委在十四届政协六次会议上提交提案《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建议从规划、审批、治理、财税、宣传等方面加强源头治理,严格监督执法。提案由荣昌区环保局承办,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清理排查、专项整治、关闭搬迁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据了解,2015年以来,荣昌区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共关闭或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19家(户),完善畜禽养殖场(户)环保手续47家,实施畜禽养殖场(户)污染治理53家,完成2.4万头存栏生猪当量污染治理工作整改,对不配合整改、拒绝整改的养殖场(户)5家,实施了行政处罚,有效减少了农村面源污染。2016年计划实施完善环保手续12家、关闭或搬迁22家、污染治理28家,完成2.5万头生猪当量污染减排工作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
为保证整治的长效性,荣昌还积极引导公众广泛强化社会监督,聘任11名区政协委员担任环保义务监督员,以西南大学荣昌校区青年学生为基础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广泛听取义务监督员、志愿者意见,主动接受监督,共同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唐晓莉 陈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