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委员提案 既种地又养地
石柱农民青睐“低碳种田”
图为万朝镇万福村老百姓用农家肥播种前胡
本报讯 春光明媚中的石柱农村,农民们或忙着运农家肥,或忙着深翻耕地,或忙着播种,到处一派春耕生产的繁忙景象。这是该县涉农部门落实政协委员提案,引导农民“低碳种田”的结果。
石柱县土地资源广袤,多年来,一直是山区农业大县和粮食外调县。但随着农村年轻力壮的主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无力科学耕种,只好依赖省时省力的化肥。然而年复一年,土地越来越板结,农作物病虫害频繁,粮食品质和产量降低。2016年初,石柱县政协组织专题视察调研后提出提案《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地利用率》,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进一步推行“测土配方”基础上,紧紧围绕“康养石柱”建设,鼓励农民大量施用农家肥。
一纸提案得到广泛响应,广大农民朋友在政府指导下,争相积造、购买、施用土杂肥、禽畜粪、草木灰等农家肥。
“庄稼人要把农业专家的话牢牢记在心上,种地前都要先养地。”近年来在种植“金西瓜”上走出路子的当地石家乡黄龙村村民汪小林说,当地老百姓把家里的草肥和畜肥都上到地里还嫌少,又出钱买鸡粪,周边养鸡场的鸡粪都被买光了,又想法从外地买,一亩地能上4立方米农家肥,种出来的西瓜相当不错。“地力有后劲儿,庄稼才会年年丰收。”
在万朝镇万福村,当地老百姓正用发酵的农家肥播种前胡。提及为啥用农家肥时,村民冉启成不假思索地说:“前些年,大家为了图便宜都用化肥,结果土地越来越板结,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自从去年镇上引导我们多用农家肥,不但庄稼收成好,土地也疏松多了!”
“种地又养地,产量升上去。低碳种田让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儿,庄稼人才有希望过上好时光。”所到之处,只要聊起养地的事儿,农民朋友都能说出个道道儿。为了培肥地力,土家山民大都选择了长效的农家肥、土杂肥,适当配套提苗提青的化肥,有的农民还用上了油饼肥。(谭华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