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4月1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评论
版面翻页
评论
04

别让“保健品”再坑老

□ 作者 沈治鹏

关键词:

根治保健品市场的乱象,需要子女们多向保健品业务员“学习”,多关心老人、多嘘寒问暖。

 

近日,广州荔湾警方端掉了一个诈骗团伙,该团伙共骗取受害人金额高达人民币265万元。这一诈骗团伙忽悠老年人参加免费健康讲座,然后冒充“老年福利中心”“世界华人中医养生协会”等机构高价售卖假药和保健品。一些老年人在发现上当受骗后,不肯配合警方调查,因为觉得业务员比自己的儿女还亲,无论如何不肯报案。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保健品行业迅速发展。然而,以销售保健品为名的诈骗现象也迅速蔓延开来,老年人屡屡成为受骗对象。不法之徒以赠送小礼品等笼络人心的方式,由事先安排好的所谓“专家”作关于保健品可以“包医百病”的洗脑式宣传讲座,再以免费看病、上门服务、免费体验及安排农家游、出国游等方式联络感情,想方设法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攫取非法暴利。购买者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元,有的老年人甚至花光一生积蓄,心甘情愿地上当。

从“老人不肯配合警方调查,觉得业务员比自己的儿女还亲”这一现象,折射出我国老龄社会普遍缺乏亲情关怀,从而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为什么觉得业务员比自己的儿女还亲?因为儿女们忽视了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不少老年人儿女不在身边,他们经常处于一种内心寂寞的状态,保健品推销员的“亲情安慰”,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因此,根治保健品市场的乱象,需要子女们向业务员“学习”,多关心老人、多嘘寒问暖。

与此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要补齐监督“短板”,尽快制定保健品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明确食药、工商、质监、公安等职能部门职责,强化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机制;探索设立保健品专门的投诉绿色通道,方便老年人群体举报投诉,绝不能以取证难、人手少、职能有限等为由推诿拒绝。社区要多组织老人们开展有益身心的健身活动,引导老年人科学消费、理性消费,向他们灌输正确的健康理念,提高老年人对虚假保健品宣传的判断力,不再被虚假保健品宣传所忽悠。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